谢谢邀请宋金战争,这个问题很简单,从血统上说,东北人,多是清末汉族人口,从河北山东闯关东到东北。后面就简单了,辽,女真,金队宋都是外族入侵。清朝入关也是外族入侵!清末闯关东,应该算得上为汉人开疆扩土,而孙中山的汉地十八省,是放弃东北的政策。一个稍微有一点头脑的东北人,都不会说,东北的女真吊打南方各省,当然前提是,不要把东北人说成女真人,契丹人。还有矮大紧之流,讲北方不如南方人抗争的厉害,自古都是北主战南主和,说汉朝,建立之初,历经数代皆在抵御匈奴。北宋建立之初就和辽国不断战争,然后有金,在后有蒙古,皆是北人在积极战争,北人视守土报国,如吃饭喝水,习以为常,到了南宋,一族一姓自守一山,各守一城,本就是一盘散沙,不在一线,最怕自己损兵,一地战事,相邻两地却增强防守,绝不带兵增援,不动如山的作风十分稳健,蒙古于南宋,对峙虽长,实际是,蒙古慢慢蚕食,一城换一年和平
北宋和金朝的战争那是输得一败涂地宋金战争,那真是惨到了极点,北宋可是号称八十万的禁军啊!八十万居然干不过几万金兵,可见北宋的禁军实在不堪一击,当然太祖时的禁军害怕可以的,只是到后来已经不是以前的禁军了,禁军惨败,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北宋吃空饷喝兵血非常想严重,别说八十万了,到了北宋末年有一半就不错啦!当然仁宗时,禁军发展到了顶峰有八十二万之多,可是到了王安石变法期间,毕竟这么多禁军,吃饭就是和问题啦,何况还要发工资呢!因此那时把禁军裁剪到了六十万,越到后来越离谱宋金战争。当军官为了捞钱,谎报军队人数,有一千的报一万,总之大家都吃空饷,真的算下来的禁军能有二三十万就不错啦,靠着这些军队打不过金朝也很正常,毕竟禁军大部分是部兵,骑兵就少,金朝可是游牧民族啊,马匹不缺,骑兵就多,打起北宋来,不是很费力啊,所以北宋输了!
北宋指挥官素质不行,禁军士兵训练不足,碰上一个奇葩的高俅太尉。宋朝实行的是以文统武政策,用文官当士兵的指挥官,你让一个文弱书生怎么指挥打仗啊,写文章还差不多,让不懂军事的书生指挥战斗,那不是儿戏嘛,完全拿生命开玩笑,可是宋朝就是那样政策,指挥官不行,狮子都变成绵羊啊!外行领导内行,不坏事才怪呢!到了宋徽宗管理禁军的就是太尉高俅啦,最有意思的是高俅可是踢球出身啊,球踢得不错,可是关机了军队让一个踢球的去管理,不就是瞎搞嘛,有战斗力才奇怪呢!高俅其实把禁军管理的不错啊,高俅自己是包工头,手下的禁军是打工仔。高俅和商家合作,他出士兵打工,修房子,挖道路,做木工等等之类的,高俅是为每个士兵找到了兼职,钱是赚了不少,可是军队是保家卫国啊,去做兼职,不就是乱来一通嘛!禁军都干兼职去啦,哪有时间去训练杀敌啊,所以一碰上很猛的金兵,禁军也就有逃跑的份了。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北宋禁军就是平时兼职流汗,战时流更多的血!
开始创业的金兵茹毛饮血,舍得拼命,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以前的大辽国也是很猛,只是经过上百年的酒色熏陶早已经骨头软了,不像建国时那样纯粹英勇。金兵建国时就那样,纯粹的英勇,为了生活,吃的穿的,妻子,连做饭的锅都早去抢,生活的压力让金兵无所畏惧,自然能打仗啦,禁军已经富养了上百年了,一个富二代单挑打不过穷一代啊!
感谢邀请。
张觉以平州投宋事件,我们可以从宋金海上之盟说起。海上之盟准确点说,就是北宋外交无能的表现,如果北宋懂球的话,就应该支援大辽抵挡大金的进攻,也不应该背后下刀,在你没有摸清大金的底细之前,最好让大辽成为两者之间的缓冲,而不是联金灭辽,让自己暴露在一个极大的战略风险之下。当然,南宋也同样不懂球,联蒙灭金之后就是自己完蛋。
海上之盟的具体内容简单说就是四条:
宋金双方从各自的方向对大辽发起攻击;
北宋将每年上贡给大辽的岁币上贡给大金;
北宋取回燕云十六州;
双方互相送回对方的逃人。
所以,从海上之盟的内容来看,北宋不是一般的战略短视,为了一个燕云十六州就要把自己暴露在一个极大的战略风险之下,这何止是愚蠢,简直是愚蠢。
实际上,大金对海上之盟执行的不错,但是北宋表现的却十分可笑,几十万大军被大辽的残军打的狼奔豕突,结果不得不请大金帮忙,并以这些州的人口和赋税作为劳务费,之后双方再进行交割。可以说,北宋表现的很垃圾,但是北宋却飘了,向大金索要刘恭仁割让给契丹且在双方交割之外平州、营州、滦州三地。
当然,北宋无耻的要求被大金严词拒绝,因为这在双方交割地区之外。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双方继续执行海上之盟,虽然北宋表现垃圾且双方存在小摩擦,但是该交割的都交割完毕,大金得到了燕云的人口和租税,北宋获得了其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如果没有之后的张觉事件,双方很难撕破脸。
张觉原是镇守平州的辽臣,后投降大金,但是因为燕云汉人因不愿东迁降而复叛,打算向西联络天祚帝,向南以平州投北宋,以引北宋为外援,意图恢复大辽。但是问题在于,张觉的叛乱很快被扑灭,张觉逃往北宋,更要命的是北宋给张觉世袭节度使的印信被大金获得。
北宋的行为可谓是背盟,因为海上之盟没有平州的事,而且还收容大金的叛将。所以在大金的压力下,北宋只能杀了张觉安稳大金。但是张觉事件也称为宋金交恶的导火索,认为北宋不会认真履行海上之盟,故以北宋背盟的名义向北宋发难。
另外,燕云汉人不愿离开故土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在燕云汉人看来,他们对北宋充满了国仇家恨,国仇是北宋违反同大辽的盟约背后下刀子,导致大辽灭亡;家恨是他们不得不离开故土。所以燕云汉人也成为鼓动大金南下的重要力量,很多投降大金的辽臣都反对大金向北宋交割燕云十六州。更何况,大金新的领导集体有更大的战略规划,正所谓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北宋收容叛将张觉以及招降辽天祚帝的行为正好给了大金南下的口实,所以靖康之耻是北宋自取其辱。
全文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