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门神之所以没有亲自去飞云浦截杀武松主要是他低估了武松的实力又高估了自己的暗杀计划。为了达到杀死武松的目的,蒋门神联合张督监和张团练事先做了充分的策划和密谋,他们肯定是进行了推演,得出的结论是武松在飞云浦必死无疑。其实飞云浦一战如果换成其他人比如林冲蒋门神、卢俊义之流可能根本就没有逃生的机会,可以说是必死无疑,但是谁让蒋门神的对手是打虎英雄武松呢?

蒋门神:为何蒋门神没有去飞云浦截杀武松?

在快活林蒋门神挨过武松的一顿暴揍,领教过武松的厉害,但是武松的实力依然远远超出了蒋门神的认知,蒋门神知道武松厉害但没想到会那么厉害蒋门神。蒋门神为了能够达到杀死武松的目的可以说是做足了文章。他担心自己智商不够专门请来张督监和张团练来为他出谋划策充当狗头军师。

蒋门神:为何蒋门神没有去飞云浦截杀武松?

蒋门神:为何蒋门神没有去飞云浦截杀武松?

张督监和张团练都是孟州有实权的武官蒋门神,对搞暗杀非常在行。经过三人密谋,他们制定了暗杀武松的详细计划,首先重金买通两个押送武松到恩州的解差,授意他们在飞云浦这个人烟稀少的野渡刺杀武松,武松死后会掉入水中顺水漂流成为冤死之鬼。

蒋门神担心两个解差实力不济有失手的风险,他又安排了自己的两个徒弟手持利刃提前到达飞云浦接应两个解差,形成双保险蒋门神。四个杀手对武松形成前后包夹之势,趁武松不备之际突然发动袭击,武松能耐再大焉有他的命在!蒋门神的这个暗杀计划可以说非常完善。

蒋门神之所以选择在飞云浦下手蒋门神,一是那个地方处于荒山野岭,四周都是野港阔河不易被人发现这罪恶的勾当;二是飞云浦上可以限制武松的发挥,一个木板桥,下面是水,前后各两个杀手,武松施展自己本事的空间被严重压缩,至少他那绝招玉环步鸳鸯脚是很难施展出来。

蒋门神觉得四个杀手的双保险仍然不足以让他彻底放心。经过跟张督监和张团练密谋,决定在给武松戴上沉重刑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铁索镣铐,这样一来武松的施展空间又被进一步压缩限制,真正达到了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的地步。这是对付武松的第三道保险。

三保险的策略让蒋门神彻底放心了,在他的认知里别说武松是肉体凡胎的人即便是神仙也难以逃出生天。于是蒋门神跟张督监、张团练在鸳鸯楼里畅饮,一边喝一边等待武松之死的好消息。

蒋门神万万没想到自己设计的三保险竟然失败了,武松的战力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在飞云浦,战事没按照蒋门神预想的剧本往下演,武松竟然识破了四个杀手的企图果断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战术彻底打乱了杀手们的部署。武松以超强的战斗力先后杀死四个杀手,然后赶回来如天神下凡般出现在蒋门神眼前,武松这才上演了血溅鸳鸯楼的大戏。

事实上蒋门神即便亲自到飞云浦截杀武松也很难得逞。到头来等待蒋门神的终究还是死神的降临。

这是大宋官场的潜规则!在水浒传中,围绕着快活林的争夺,暴露出来的却是大宋官场的潜规则。

蒋门神:为何蒋门神没有去飞云浦截杀武松?

无论是施恩背后的司法监狱系统,还是知府代表的文官系统,亦或是张团练、张都监背后的军队系统,以及蒋门神背后的市井、江湖,都要遵循这个规则。

蒋门神:为何蒋门神没有去飞云浦截杀武松?

蒋门神:为何蒋门神没有去飞云浦截杀武松?

一、施恩占据快活林用的手段也不光彩按照施恩的说法,快活林原本应该是他的,这完全是不要脸。

蒋门神:为何蒋门神没有去飞云浦截杀武松?

快活林地处孟州东门外,是山东、河北行商的必经之路,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个大商圈,“有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十处赌坊兑坊”,另外还有色情等行业。

施恩占住了这儿,“每个月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以宋朝的物价而言,三百两银子已经是一笔巨款了,难怪张团练夺走了快活林,施恩日思夜想要夺回来。

他在武松面前说得好不委屈,可快活林为什么一开始会落到施恩手里?很显然,像这样一个生财之地,自然会引来各方势力的觊觎,谁都想伸手在这儿捞一把!

结果,施恩仗着自己的父亲是监狱长,带着“八九十个拼命囚徒”,占住了快活林,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向他交数,甚至连妓女都不放过。

施恩把自己占住快活林的过程说得风轻云淡,可背后的血腥残酷和争斗搏杀他却没有说!张团练抢走快活林,和他当初占住快活林没什么区别。

二、施恩为何会找武松帮忙施恩找武松帮忙夺回快活林,首先是因为武松名声在外、功夫高超,有打败蒋门神的本事。但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反映了一个潜规则。

张团练是地方部队的小头目,手底下有“一班儿正军”,可他在抢快活林的时候,并没有动用军队。而施恩在试图夺回快活林时,也没有大规模运用囚犯。

也就是说,双方在冲突过程中,没有把这件事摆在明面上,也没有运用自己手中的“官面”上的力量。因为在他们之上,还有孟州知府。

这几方面的力量各成系统,但知府却是本州最高官员,他不可能放任自己的治下出现这样的大规模暴力事件,这是一条最大的底线。

无论是私用囚犯,还是因私调动军队,在明面上都与谋反无异,所以施恩和张团练,都遵循了这个潜规则,把事态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避免引起以知府为代表的文官系统的关注。

那么,双方最终采取的方式就是找“代理人”,用江湖的方式解决,谁更能打,快活林就是谁的!

三、快活林事件最大的赢家快活林事件背后,最大的赢家是孟州知府。

快活林如此一个生财之地,知府不可能不知道,可作为一州之长,又是进士出身,既要顾及脸面、还有清白名声,以免影响升迁。所以知府不可能亲自“下场”。

从一开始,施恩占住快活林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向知府行贿,不然他凭什么占住快活林?难道施恩私自动用囚犯的事,能瞒得过知府?

知府拿了好处,当然会装聋作哑!但是他并不是不遗余力地支持施恩的,最多就是默许施恩在快活林的行径罢了。

施恩足够聪明,所以才不会找知府帮忙。就算他找了,知府绝对什么都不会认,反而会觉得这小子不懂规矩。

同理,张团练和张都监陷害武松,想借助知府的力量置武松于死地时,知府也并没有“上当”,只是把武松发配了事。

知府的逻辑很简单,你区区一个武官,居然想拿我当枪使?凭什么坏人我做,你得好处,手伸得也太长了吧!

结语:在快活林事件中,其实表现最出彩的是张都监。他先礼后兵,用名声、利益、女人诱惑武松,让武松没有任何防备就坠入了圈套,一切做得天衣无缝、环环相扣,武松根本没有办法辩驳!

张都监的手段可谓老辣圆熟,无论是换成谁都逃不过他的算计。可张都监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一点:那就是武松的武力值居然如此彪悍,武松的江湖经验和实战能力超出了张都监的认知。

最终,张都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