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道人慈航道人,他平常就慈悲为怀,对于这件事他觉得修道之人,自己有杀劫就只有自己能渡自己,把这无辜的普通人拉进来实在有些有违自己的理念,于是他就开始反对元始天尊的做法。
当整个封神战争结束后,十二真仙的杀劫渡过了,但是问题在于,因为心魔的问题,慈航道人的实力再也没有精进,他总是觉得将别人拉来给自己渡劫的事情实在不是正派的操作,内心的愧疚就化为了心魔,而这种心魔真的也就只有靠他自己的来度过了,所以当他思考清楚后,为了让自己的实力进一步提升,他离开了阐教慈航道人。
而离开阐教后的他,加入了西方教,成为了观世音菩萨,相比于阐教,这里的教义更加适合于他,而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观世音原本是可以成佛的,但是在他看到婆娑世界众生皆苦,他直接立下宏愿,不普度众生,绝对不成佛,这个在很多相关的电视剧中也多少有涉及到的,这一点就和慈航道人的理念一模一样,于是他开始在人间广基善缘,普度世间的疾苦之人慈航道人。
他在封神之战中被这个度杀劫的方式影响太大了,总是觉得现在众生的苦难和他们的度难方式脱不开关系,于是想着一直要帮着众生解决疾苦。慈航道人作为十二真仙之一,受到了元始天尊的垂爱,平常就赐予了不少的宝贝,想必当年度杀劫因为他而牺牲的人绝非少数,这恰恰也就是他长久以来一直想要扭转的事情,他想要将他洗澡你哄哄歌德那道坎彻底抹平,这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作为十二真仙,元始天尊的爱徒,这就是他加入到西方教的理由,毕竟相比于阐教的交易,普度众生才是他最想要的,也是在那件事后他想要偿罪的方式,只有战胜心魔,方可摆脱业障,让实力进一步提升,立地成佛。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那么好回答,如果说慈航道人就是观世音菩萨,有些人就该说了,这完全是两本书,是你自己瞎想的等等!但是说慈航道人和观音菩萨只是巧合,你信吗?燃灯道人和燃灯古佛只是道号重合,文殊、普贤也只是凑巧名字一样,西方教和西天也只是方位一样罢了,多宝道人和多宝佛完全无关,这么多巧合碰到一起,这本身就不会是巧合!一个是巧合,两个也勉强相信是巧合,那么多巧合就不是巧合了,而是有内在联系的!
为什么我坚信慈航道人就是观世音菩萨,西方教也是佛门的前身,一众封神大劫中被西方教渡过去的大能,也化身为佛门大能!因为我们不能拿现在的知识获取的程度来衡量作者那个年代,《封神演义》的作者身处明朝,在封建社会,读书是成本很高的,书籍也只能少量人才能接触到,所以就造成知识的流通绝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方便,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只会在现有的神话传说中,整理改编,而不是全新的创作,所以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我们熟悉的名字,现在也有很多讨论这两本书“背后的故事”!这两本书的内容人物,也是有迹可查的,比如两本书都有二郎神、哪吒、三清等等,因为二位作者生活的年代接近,接触的知识也是大同小异,他们的创作都是有依据的,而不是无厘头的乱写,比如《水浒传》的故事,在成书以前就有宋江等人梁山聚义的民间野史!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我们就明白《封神演义》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物映射佛门大能,因为作者是反推出慈航道人、燃灯道人等等人物的,封神大劫发生的时间在商末周初,那个时候佛教还没有创立,但是不能道门一家独大啊,这样就没有了戏剧冲突,所以反推出西方教,西方教总要有个发展过程,不能一上来四大菩萨,各位佛门大佬都聚齐了,那西方教势力太庞大了,所以反推把佛门一众大佬放在了道门内,通过作者的串联构思,一步步的这些大佬回归佛门,最后佛门大兴!为了让读者又有新意,有不出戏,所以,道号的保留就成了亮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道教是我们的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的,佛教大能大多数是从道教过去的,说到底道教和佛教还是有相通之处,很容易让大家接受,没有所谓外来本土的区别对待!
所以,《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两部神话小说,即是对中国传统神话的整理总结,也有作者自己的创新编写,才会几百年经久不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