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隋朝的国都不在西安,而是定在长安的东面的一个地方称为大兴都,而长安因为魏晋南北朝三百年战乱,变的破败不堪,地区粮食资源可以说已经不足以供给国都人民的食用隋唐大运河!而后隋炀帝继位后,另立国都洛阳!所以隋朝可以说有两个国都西都大兴东都洛阳!下来说说为什么要修大运河!先看下图是隋朝南北大运河的河道图
大家可以看出大运河的源头是从西都大兴城开始隋唐大运河,中间路过东都洛阳!南到浙江地区,北到涿州(河北地区)从隋朝的版图来看可以看出整个运河是连通整个隋朝境内的!没有运河前,从京都行军到南北边界需要八十天,而运河建好后到达南北只需五十天,所以可以看出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第一个原因是为了方便交通,从而使权力更加集中!军事斗争中更是方便兵力调遣从而稳固边疆!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东西两都都属于内陆城区,离海较远!资源匮乏!而大家都知道从古至今富泽的地方都是离海近的!就像江浙地区和涿州地区都属于近海地区,资源丰富!粮草都盛产!所以大运河将南北相通,更是为了将南北盛产的粮食更方便的运往京都!
总结隋唐大运河: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政治上南北融合加速,从而巩固隋朝政权!第二个原因军事上军队可以快速到达南北边境与沿途地区!从而稳固边疆!第三个原因经济上将南北盛产的粮食运往内陆京都地区,从而弥补京都地区资源匮乏的效果!以上为本人拙见!大家多多指教,感谢!
没有隋唐大运河构建的水运基础,古代经济中心南方和政治中心北方就无法有效沟通,运输问题不解决,南北分裂就难以避免,皮日休用“共禹论功不较多”一句评价隋炀帝,绝非夸大其词。
元朝忽必烈建都北京,江南是经济中心,粮食等物质需从江南经运河漕运至北京。为了更加便捷,元朝将运河拉直,重修运河,被称为京杭大运河,原隋唐大运河逐渐废弃。
二十一世纪,为了南水北调、通航、旅游及灌溉,又重修隋唐大运河从杭州到洛阳这一段。
个人认为对华北地区(河南河北山东)意义极大,尤其是在今年河中北部遭遇洪灾的情况下。
大运河组成:
南段(洛阳经周口到淮河)
北段(洛阳到京杭运河北段,古济水),也可增加支线使得邯郸接入
西段(西安经渭河到黄河)
1、航运价值:水运的运量大和、成本非常低
2、防洪价值:
郑州南部的南段进入淮河,北段进入渤海,则该地区不会再形成内涝。
黄河下游当今除了排水通道外已经失去了意义。如果南北运河得以实施,那么黄河下游就断流,这样人为改变黄河入海河道,黄河下游地区的地上河将被改变。
3-生态价值
证据表明近些年湿润线有北移趋势,北方环境治理是的北方的气候更加湿润,河道的穿境而过可以增加水汽,改变华北的干旱气候。
所谓重修,不是平地挖河道,而是把一些孤立拥堵的地方疏通串联起来。
大家觉得如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