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小秘书的邀请,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彭祖经。
西游记彭祖经,小时候都读过,有人说这是一本道家修炼的书,你怎么看?
这个说法还真不能说没有道理。比如孙悟空就是心猿彭祖经,猪八戒就是欲猪(木母),沙和尚就是沙僧(这里有另解),白龙马就是玉龙(这里也有另解)。西游记不是到了吴承恩那里才有的,但是是吴老先生创作和整理了。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真实的唐朝和尚玄奘法师西游天竺国的经历和故事传说。这部古典神幻小说有非常多的版本,比较流行的就有十三种之多。这之间经历了大量的积累,从唐朝到明清。
比如《西游释厄传》、《西游证道书》等等,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在说明这是一本修炼的书,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那么它到底是不是一本修真的书籍呢?我的答案:套用一句名言“也是,也不是。”在对的人眼里,就是;在不对的人眼里,就不是。
什么事情都看缘分,那么多苹果落地,砸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就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道法自然,悟道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谓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否则就是真人现身,我们也未必能见,如同布袋和尚说的:“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俱不识。”所以《西游记》里必然有着各种道理和秘密,正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眼中所看见的《西游记》不同。儿童看着是正义战胜邪恶,孙悟空打妖怪;青年人看重各种法力无边神仙和仙女乃至妖女或者帅哥儿;老年人看重的也许就是伦理纲常甚至温馨回忆;而文学家看重的是它的想像力和文辞语言的驾驭力;宗教家看重的是它里面的宗教哲理和信、愿、行、功。。。。。。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西游记何妨也有一千一万甚至更多的面貌呢?那哪一面不是弥勒,那哪一侧不是观音,那哪一相不是三清道祖?关键是看读书的人。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原创不易,期待大家的完阅、关注、转发、评论,谢谢!想看作者更多的文章请点击@晨曦小荷。
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西北旅游吧,这里的西北指的是新疆、青海、甘肃。具体说指的是新疆游、甘青环线(青海+甘肃河西走廊)、甘肃陇东游和甘南游。
其中这几年异军突起的应该是甘青环线,这条旅游线主要四个节点:兰州、西宁、敦煌、张掖,前两个是交通枢纽和省会,后两个是旅游景点集中地和甘青间主要交通窗口。
至于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去兰州,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兰州目前是前往河西走廊、新疆、藏区的主要陆路交通枢纽,同时中川机场也是西部比较大的航空枢纽,把这作为一个集结点还是不错的。但是未来如果西部其他地区航空进一步完善,其他方向陆路通道打通(比如西宁-成都铁路),兰州还能否继续作为这样的集结地还不好说。许多人旅游都有一个省会情节,一定要到当地的省会看一看。改革开放前的兰州,作为三线建设、重工业建设的集中点,在国内还是很有名的。但是,实话实说,兰州总体来说仅仅是因为地处交通要道,许多游客在此集结顺带参观下几个知名景点,论起景点丰富度和质量和其他地方还是不能比的。说白了就是西部游中转站。标准的兰州游玩方式是:下车/飞机,坐车到兰大老校区门上看一下,然后到黄河边上看看风景和中山桥。时间充裕的人会选择去西关张掖路或者正宁路看看,喜欢人文的可能去甘肃省博逛逛。如果还想逛,基本就只剩五泉山或黄河对面的白塔了。如果下车/飞机晚,有人可能选择住一晚再赶路。以上这些景点,安排好一天就能搞完,慢的一天半也差不多。兰州的历史积淀相比之下还是不够深,只能说途径顺便看看就好。如铁路兰州局所言:“出发在兰州。”但是至于玩么,还是去别的地方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