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成功在再造秦人秦国变法,再造秦国,他改变了秦人的思维,改变了一国的文化

秦国变法:商鞅变法成功在什么地方,为何只有秦国可行?

废除世卿世禄推进了历史进程世卿世禄制是周朝宗法制的根基秦国变法,贵族就是贵族,平民还是平民,要想被国君重用,需要极大的机遇,没有明确的选拔标准。而商鞅的军功爵制度,靠战功封爵,使得秦国军民都有了极大的参战热情。也正是世卿世禄在秦国被废除,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废分封,使得古代王朝的制度有了新的变化,并且沿用了两千多年。商鞅的影响是巨大的。

秦国变法:商鞅变法成功在什么地方,为何只有秦国可行?

秦国变法:商鞅变法成功在什么地方,为何只有秦国可行?

使得法制的思想流传千古都说秦国之法过于残暴秦国变法,这个是有争议的,暂时不谈。商鞅的法制思想改变了秦国,也改变了之后人的思维。之后的王朝治国都是重视法制的,不管是说以孝治天下,还是以礼治天下,都离不开法制的强制性,这是保障一切的基础。一旦国家颁布了法令,就要遵守,要有这个威信。国家也要按照法令执行,不可徇私枉法。法是规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没有法制,国家就会混乱。

为什么在七国中,只有秦国可行呢?

秦国原有的文化风俗与他国不同中原各国都视秦国是戎狄,秦国很有胡人的风俗,并不是像中原诸侯那样多么看重礼,秦国也没有严格地执行嫡长子继承制,这与其他诸侯国的文化风俗是有很大不同的。正因为秦国的随意,不古板于周礼,给商鞅变法提供了基础。民众更容易接受。

秦国太弱了,秦人思变秦国在战国初期,实力很弱,和其他诸侯没法比,魏国还夺取秦国河西之地,百年国恨,秦人之心可用,能聚集在一起。穷则思变,秦国国君秦孝公求贤若渴,再不变法,秦国都有亡国之危。秦孝公变法之心绝对是七国中最坚定的,这也是商鞅为什么愿意辅佐秦孝公的原因。

商鞅选择了秦国,秦国也接纳了商鞅。商鞅与秦国加在一起,推进了历史的进程。

无论哪个朝代能脱颖而出成为霸主,都有其前因后果,而秦国一个弱小的国家能成为强国,不仅仅是因为商鞅变法,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秦国变法:商鞅变法成功在什么地方,为何只有秦国可行?

1.独特的地理位置。古代的秦国在现今的陕西、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河南西部一带,位属高原地带自然条件不是很好。但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会因为土地肥沃引起其他诸侯国的垂涎,让秦国能在魏、楚等强大的诸侯国的夹缝中生存。这样的位置还进可攻退可守,外敌难以入侵。加上秦穆公时期,先后灭掉西戎所建立的12个国家,不断的开辟国土并稳定了大后方,使国家免遭战乱之苦,国力虽弱,但人民还可以安心度日。

秦国变法:商鞅变法成功在什么地方,为何只有秦国可行?

2.民风彪悍,民心纯朴。秦民居住之地是戎狄之地,已逝去的翦伯赞老先生也曾解释秦人是戎狄的一支,虽然后来接触了中原文化但民风依然彪悍,人人可以参战,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庞大的军营,随时可以出征,看纪录片《大秦帝国之裂变》听到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场景时虽然知道赋予了艺术色彩但也让人热血沸腾。这个尚武精神深入骨髓的民族,经过商鞅变法中的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治理加上本身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战术,就成了一支无坚不摧的队伍,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秦国变法:商鞅变法成功在什么地方,为何只有秦国可行?

3.秦孝公嬴渠梁的礼贤下士和非凡胸襟。秦孝公继位之时只有21岁,但年轻的他就拥有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和收复河西失地的壮志。他广施恩德、救济孤寡、任人唯贤,以平分土地为代价彰显十足魄力的求贤令为秦国招来了千古奇才卫鞅。在任用卫鞅时,他秉承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把整个国家都交给了商鞅去管理,也从不质疑商鞅的才能和忠心全力支持他。正因为有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撑,商鞅的两次变法才得以全面实施,秦国才逐渐的强大起来。纵观古今,能做到把整个国家托付给一个外国人(商鞅是卫国人)的皇帝,能有几个呢?为了皇位手足相残、父子反目的事馨竹难书。与其说是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不如说是秦孝公的任人唯贤和非凡胸襟让秦国从一个弱小之国变强大了?当然,如果没有商鞅变法让秦国快速富强,社会安定,秦国强大的路可能不会走得那么顺利和快速。但有秦孝公这样的君上,秦国从弱小变强大也并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