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有限的资料,契丹族确实只要耶律氏和萧氏,但是这并不完全准确仁德王后。如果真的往前追溯的话,契丹古八部还有大贺氏、遥辇氏等八个部落组成,包括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的妻子、母亲、祖母一辈还有述律氏(严格来说是回鹘族)、拔里氏、乙室氏。
耶律氏和萧氏的由来
由于当时契丹族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原始游牧民族部落的形式存在,没有创立自己的文字,很多珍贵的历史也只是通过传说,没有被明确的记载下来仁德王后。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以后,为了表示对自己结发妻子述律平功劳的肯定,以及追念自己的母亲、祖母一代仁德王后。通过借鉴汉朝的开国经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觉得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建立不朽功业,开创大汉盛世疆域,丞相萧何居功至伟,便将自己的母亲、祖母一辈人全部赐予“萧氏”,从此以后整个契丹族皇族以“耶律”为姓氏,后族以“萧”为姓氏,并且规定后世子孙皇族耶律氏只能与后族萧氏通婚,其他一概不许。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所以如此规定,其实一点不足为过。因为他的结发妻子述律平皇后,在他的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立下极大的汗马功劳。
平定诸弟之乱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一生戎马生涯,为统一其他部落而南征北战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真正给自己制造麻烦的却是自己的亲弟弟们接二连三地发生叛乱来反对耶律阿保机,史称“诸弟之乱”。
耶律阿保机把契丹部落的权力核心争取到自己家里,按照祖训是三年一选举,然后耶律阿保机一直连任,丝毫没有退让的表现。阿保机的弟弟们开始不安分,总想着自己也可以过一把“皇帝瘾”,一次又一次地企图谋害阿保机,最惨的一次是诸弟们趁阿保机外出征战,想偷袭阿保机的老营,幸亏有述律平皇后镇守老营,组织兵力奋力抵抗,才得以保全耶律氏的创业成果。
所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对皇后述律平十分感激,才会在建国以后,规定下后族姓萧。
后族萧氏贡献之大,有辽一朝无人能及
历史上辽朝的萧氏最有名的当属,承天皇太后萧绰(萧燕燕)。提起此人是大大的有名,评书演义《杨家将》中,宋朝眼中的“头号大魔头”正是此人。
萧绰原本是辽景宗的皇后,辽景宗耶律贤自幼体弱多病,早年也是由于家庭变故、几经磨难得以存活下来,幸得自己未来的老丈人,萧绰的父亲萧思温照顾才得以继承大统。体弱多病的辽景宗只能将国家大事交给皇后萧绰来打理,后来辽景宗驾崩。萧绰与韩德让共同辅佐辽圣宗,一度成就辽朝历史上的一个繁荣盛世。
契丹族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些“耶律”和“萧”们与历史上其他游牧民族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契丹族是最早倾心汉化,也是汉化程度最快、最好的游牧民族,可以说对于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当时的宋朝。等到辽朝灭亡以后,许多“耶律”和“萧”们逐渐地融入到汉族和女真族。
一代才女萧菩萨哥,死于情敌加政敌萧耨斤之手。表面上看,萧耨斤杀萧菩萨哥,是因为女人的嫉妒,实际上,权利斗争才是根源。辽兴宗即位的时候只有15岁,显然,皇帝背后的女人,才是朝政的核心人物。
萧菩萨哥是辽兴宗的嫡母,也是他的养母,母子感情深厚,反而作为生母的萧耨斤却跟儿子之间有一层隔阂,这对力图掌握实权的萧耨斤来说,就是个大障碍,这就是萧耨斤要除掉萧菩萨哥的原因所在。
嫡母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萧菩萨哥是大名鼎鼎的萧燕燕的侄女,十二岁入宫,十八岁被册封为辽圣宗的皇后。《辽史》称萧菩萨哥“美而才”,貌美如花才华出众。
萧菩萨哥曾经亲自动手,设计制造了三座宫殿和马车的样式,让辽圣宗大为钦服,对她更加宠爱。萧菩萨哥曾经生过两子,但都夭折了,应该是近亲结婚的后果,此后她再也没有生子。
萧菩萨哥的不幸就源自于无子,不过因为辽圣宗的偏爱,将侍女萧耨斤的儿子耶律宗真,作为嫡子,送给萧菩萨哥抚养。萧菩萨哥对耶律宗真视如己出,母子感情很深厚。这既是萧菩萨哥的幸运,也是她的不幸,他们母子感情越深,耶律宗真的生母萧耨斤越不高兴。
生母法天太后萧耨斤关于萧耨斤的身世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萧耨斤是述律平的后人,入宫为妃,但因为长得太丑,不受辽圣宗喜爱,让她做了萧太后的侍女。另一种说法是萧耨斤入宫的身份就是宫人。
据说萧耨斤皮肤黝黑,相貌丑陋,因为不小心吃了只“金鸡”,立刻变得光彩照人。说有一次她在给萧太后铺床的时候,看见床上有一只金鸡,恰巧太后从外面进来,她慌忙间一口吞了金鸡。几天后,金鸡发挥了神奇的药性,黝黑的皮肤蜕变得白嫩白嫩,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萧太后对此大为吃惊,说,这样的奇女子,一定会生下“奇子”,就让辽圣宗临幸了她,果然生下了辽兴宗。
其实这个记载很不靠谱。辽兴宗耶律宗真出生于1016年,萧太后去世于1009年,辽圣宗临幸萧耨斤肯定在1009年前,五年后才生下辽兴宗,那不出鬼了吗?很可能,在辽兴宗前,萧耨斤还为辽圣宗生过孩子。
萧耨斤为辽圣宗至少生了二子二女(长大成人的),这就说明,萧耨斤并不像史书所说的那么不堪,至少辽圣宗不讨厌她,所谓丑陋不堪、粗俗无比的描述很不靠谱。
萧菩萨哥与萧耨斤的冲突辽圣宗驾崩前,留下遗诏,册封萧菩萨哥为皇太后,萧耨斤为皇太妃。萧耨斤私藏遗诏,自立为皇太后,甚至辱骂萧菩萨哥:“老物宠亦有既耶!”老东西,你的末日到了!
萧耨斤为什么对萧菩萨哥那么痛恨,她又哪来的那么大本事,竟然能做到私藏遗诏,自立为皇太后?这段历史不奇怪吗?
表面上,萧耨斤出于女人的嫉妒痛恨萧菩萨哥,一是恨她受宠于辽圣宗,二是恨她夺了自己的儿子。其实我觉得更主要的是,辽兴宗背后的那张龙椅,才是她俩矛盾的焦点。
15岁的辽兴宗,显然还不能亲政,皇太后秉政是必然,按辽圣宗的遗诏,无疑萧菩萨哥才是真正的掌权人。萧菩萨哥掌权还有一个优势条件,即辽兴宗与她的感情很深。这才是萧耨斤愤恨的原因,自己的儿子做皇帝,跟自己不亲,掌权的是那个夺走了儿子的情敌!
萧耨斤怎么做到了私藏遗诏,自立为皇太后的?这很吊诡,皇帝驾崩,第一件事就要发布遗诏,一个后宫嫔妃哪来那么大能耐?
毫无疑问,萧耨斤背后有强大势力,她绝不是孤军奋战。辽圣宗刚驾崩,萧耨斤就能掌权,杀了重臣北府宰相萧浞卜和国舅萧匹敌,这说明,辽圣宗在世的时候,萧耨斤就已经与外朝有所勾结,并获得了一大批实权派人物的支持。
很明显,支持萧耨斤的势力,要远远大于支持萧菩萨哥的势力。正因为如此,萧耨斤才敢在辽圣宗没有死的时候,就辱骂萧菩萨哥,也能做到皇帝一驾崩,她立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说实话,我个人怀疑,辽史对萧耨斤刻意丑化了,她应该是个很有政治才能的人,而且极有可能很受辽圣宗喜爱和倚重,并且曾经帮助辽圣宗处理政务,这才使她有机会结交外臣。
萧菩萨哥之死与萧耨斤的政治才华相匹配的,还有她的狠毒。萧耨斤第一件事就要除掉萧菩萨哥,对此辽兴宗不同意:“皇后侍先帝四十年,抚育眇躬,当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他认为萧菩萨哥有恩无罪,不该死。
萧耨斤说:“此人若在,恐为后患。”显然,萧耨斤看到了另一层:萧菩萨哥作为皇太后,她背后也有一大群支持者,有她在,这股支持者所形成的的势力,对自己来说就是巨大威胁!
因而,萧耨斤不顾辽兴宗反对,将萧菩萨哥迁往上京临潢府。
第二年,萧耨斤乘辽兴宗外出巡猎的机会,以谋反罪名,派人将萧菩萨哥杀害于上京。
萧耨斤的结局除掉了萧菩萨哥,萧耨斤自觉高枕无忧,从此大权独揽,为所欲为,那做派,比汉哀帝的祖母傅太后还要过分,完全把皇权当作私产。从这个角度看,萧耨斤算不上政治家,顶多是个自私的政客!
她为所欲为的时候忘记了一件事:坐在龙椅上的不是她,是辽兴宗。由此,母子俩关系恶化。萧耨斤眼看辽兴宗的翅膀一天比一天硬,很担心被夺了权,就想发动政变,以另一个儿子耶律重元取代辽兴宗。
耶律重元胆小,第一时间跑到哥哥那里告发了母亲,辽兴宗一举灭了萧耨斤的党羽,并将她废为庶人,软禁庆州(今赤峰巴林右旗)。
这一关就是十三年,辽兴宗出于孝道,又将她接回京城皇宫赡养。不过老太婆越老越硬,对当初的所作所为,毫无悔意,母子俩相互当贼似的提防。八年后,辽兴宗驾崩,皇后萧挞里哭的死去活来,萧耨斤一句话惊得众人如遭雷击:你这么年轻,何必这么悲痛呢!言下之意,他死了你好日子就要来了,哭啥子嘛!
又过了两年,年近八旬的萧耨斤寿终内寝。
综上所述,萧菩萨哥被萧耨斤谋害而死,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女人嫉妒,而是萧耨斤出于政治需要,实现独揽朝政大全的政治目的。可惜的是,萧菩萨哥虽有才,却非政治家,根本不是心狠手辣的萧耨斤的对手。萧耨斤虽有政治才能,却又不具备政治家的高度,攫取权力,却又大大伤害了国家利益。难道那个被谥为“圣”字的皇帝,生前就没想到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