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前清代皇帝,在沈阳有努尔哈赤的福陵(东陵)和皇太极的昭陵 (北陵)。入关后,有东陵和西陵。东陵在河北遵化,有顺治、康熙、乾隆 等皇帝及慈安、慈禧太后的陵墓。西陵在河北易县,有雍正、嘉庆、光绪

等皇帝的陵墓清代皇帝。

清代皇帝的陵墓,都是当时有名的风水大师长时间寻山用罗经格定的 “风水宝地”,其共同特点是“子山午向”,北面一定要有玄武之“靠”, 南方一定要有水系明堂之“照”,东西两边要有“青龙”和“白虎”环 绕清代皇帝。这样选择的依据,都是遵照《葬书》里面所说的风水术。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有一首诗广为流传,即“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其中最有名的一句便是其第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从句子的内涵意思中就能理解到,针对广大老百姓来说,那一刻是如此地重要。而皇帝也是人,这一刻对他们来说,也是同等重要。
  皇帝贵为真龙天子,在举行大婚的时候也要进“洞房”,但其中的风俗习惯和民间有很大的不一样。在进故宫游玩的时候,游客到坤宁宫参观时,导游会指给大家看:这里是坤宁宫东暖阁,就是皇帝皇后大婚的喜房。于是,很多游客都认为,明清北京皇宫二十四位皇帝结婚的洞房都是在这里,其实不然,历届皇帝大婚的洞房所在并非固定在一个房间里,而一般都把举行仪式的地方当作大婚之夜的洞房。
  在清朝,洞房一般设在坤宁宫的东暖阁,也就是今天我们去故宫所见的那个“洞房”所在。清朝光绪帝的大婚,洞房就在坤宁宫的东暖阁。据一位刘姓老宫女回忆说,光绪帝举行大婚礼时,慈禧太后派她做喜婆在坤宁宫守喜。要说起皇帝的洞房,那可是无比豪华,比民间老百姓的洞房高档得多。
  但也少不了贴红双喜、喜庆对联的习俗。和民间的洞房一样,皇帝的洞房也是以大红色为主颜色,在床前挂着“百子帐”,床上铺有“百子被”,床头悬挂大红锻绣龙凤双喜的床幔,象征着“多子多福”之意。洞房的墙壁都是用红漆及银殊桐油髹饰的,在门前吊有一盏双喜字大宫灯,鎏金色的大红门上有粘金沥粉的双喜字,门的上方为一草书的大“寿”字,门旁墙上一长幅对联直落地面。
  从坤宁宫的正门进入东暖阁的门口,以及洞房外东侧过道里,各竖立着一座大红镶金色木影壁,取帝后合卺和“开门见喜”的意思。皇帝洞房里面装饰得可谓富丽堂皇、异常亮丽。东暖阁为敞两间,东面靠北墙是皇帝的宝座,右手边有一柄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玉如意。前檐连着一座大炕,在大炕的两边分别是紫檀雕龙凤,在炕几上有很多小摆设,如瓷瓶、宝器等,在炕前左边长几上还陈设着一对双喜桌灯。
  龙凤喜床安置在东暖阁内西北角,在喜床上铺着厚实暖和的红缎龙凤双喜字大炕褥,图案优美、绣工精细、富贵无比……你若对清代皇帝大婚的洞房有兴趣的话,不妨亲自到故宫坤宁宫的东暖阁里瞧一瞧,相信你会从中学到更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