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甄嬛传》后流潋紫的另一部小说《如懿传》也火了起来养心殿,书中紫禁宫城金翠耀目,锦衣缎带罗绮飘香,各位小主更是为了恩宠出争奇斗艳,勾心斗角出尽八宝金枝欲孽。

养心殿:《如懿传》中养心殿的布局有什么讲究,跟恩宠有什么关系?

说起来各位小主也算是同一个屋檐下养心殿,可是地理位置的不同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地位和皇恩的不同,所以无论《甄嬛传》还是《如懿传》都从分宫院开始,这住哪可有着大讲究,两部书开头都是皇后揣着狡黠的心思在那安排住处。

养心殿:《如懿传》中养心殿的布局有什么讲究,跟恩宠有什么关系?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同一个屋檐下的小心思,大讲头养心殿。

养心殿:《如懿传》中养心殿的布局有什么讲究,跟恩宠有什么关系?

养心殿:《如懿传》中养心殿的布局有什么讲究,跟恩宠有什么关系?

养心殿:《如懿传》中养心殿的布局有什么讲究,跟恩宠有什么关系?

一、养心殿

要说各宫分配和地理位置,那就得先说说一家之主皇上老爷子住的地界儿,说起来清朝顺治帝和康熙老爷子都是以乾清宫为正宫的,唯独雍正一上台就宣布要搬到养心殿中居住,自此直到宣统结束,清帝们的饮食起居料理国事便都是在养心殿里进行了。

书中凤鸾春恩车也是把小主们送到养心殿里。

养心殿的后寝殿为五间,正中为大厅,东西暖阁各为两间,各安龙床,晚上全部放下帷幔,帘中缱绻,谁也不知道皇帝睡在哪张床上,用来防备各种偷袭。

后殿两侧东西围房是小主们侍寝的值班房,皇上没忙活完,姑娘便在这里等着传唤。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皇上的书房“三希堂”,《如懿传》中第七回《求存》里写青樱拜见完太后两人谈完了交换条件,便去给皇帝送点心顺便说点儿贴心话儿,这地点便是养心殿的三希堂,文章中这么描写“养心殿里皇帝自己的小书房在西暖阁的末间。

地方虽不大,却布置得清雅肃穆,窗明几净。里头满架子的书卷整整齐齐地放着,都是皇帝素日爱读的那些。东板墙上疏疏朗朗地挂着十几只壁瓶,有龙纹、高士、八仙、松竹梅、芦雁、折枝花果、雉鸡牡丹等等图样,多选淡雅温润的豆青色,更觉触目清爽。 ”

三希堂面积极小,一半为屋一半为炕根据统计这件小屋子里有着110余件文物,东墙是11个壁瓶有序摆挂,华贵素雅。西墙是一面从上到下的镜子正对东墙壁瓶从视觉上让整个房屋旷阔了许多。

而三希堂之所以称之为三希堂是因为这里藏着三件稀世珍宝,王羲之的《快雪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贴》,乾隆尤爱《快雪帖》,《快雪帖》一共28个字,但乾隆老人家,标注了人家快10倍。要不说皇上爱如懿,爱舒妃喜欢这些文艺范儿的女纸,最后挪腾到自己个儿的跟前。

综上所述,紫禁城虽大,但是皇帝生活起居主要仍是以养心殿为主,那么小主们的恩宠就、便跟养心殿有着息息相关,说白了,谁离着近,谁出入得劲儿,谁跟着皇上一块儿文艺,谁的地位就高些,权利就大些,受到滋润的机会,也多些。

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便把寝宫设在紫禁城的乾清宫。自明永乐帝到清康熙帝先后有16位皇帝都住在乾清宫内,康熙帝后,雍正帝将寝宫由乾清宫搬入了养心殿。这样,从雍正帝到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清朝最后的八位皇帝都住在养心殿。

养心殿:《如懿传》中养心殿的布局有什么讲究,跟恩宠有什么关系?

原来康熙帝在位61年,其本上都是居住在乾清宫。公元1722年,康熙帝驾崩后,雍正帝继位,雍正帝感到康熙帝在位61年,功德显赫,不忍心住父亲当年住过的乾清宫。他先以乾清宫东房为守丧的地方,后来又决定到养心殿为其父亲守丧。在守丧期满后,雍正帝就再也没有将寝宫搬回乾清宫了,从此也就把养心殿改为自己的寝宫了。

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据说雍正帝为了能够早日登上皇位,将康熙帝秘密谋害,并篡改了康熙帝留下的遗诏。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大可不必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