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在回答问题之前必须要感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真的是一句毒鸡汤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这样一个天才人物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竟然小时候数学只考一分。我的天,那我不得……停停停,不要在幻想了,德国教育评分准则采用的是6分制,1分是满分,6分是最低分,分数不代表成绩分数,而是一种等级分数。所以说爱因斯坦评分一分是正确的,但说他成绩不好那就贻笑大方了。
再看看他的个人经历:
1889年(10岁),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12岁),爱因斯坦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对数学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到这里我就我就继续往下写了,说他读哲学还能说他对文字比较敏感,但是十二岁就自学高数,我就有点要想爆粗口了(玩笑)。但是告诉我们这样类型式天才人物小时候很笨这种玩笑话,以后还是不要再说了。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辉。
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以为自己比身边的人聪明就满足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沮丧了。这多么愚蠢啊!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导。
这是个有趣而且值得探讨的问题。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很多名人如何成长的故事,他们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逆袭或者大器晚成的例子而为我们熟知,但是,若是我们以为爱因斯坦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错误了。可以说爱因斯坦在从小的经历中就展现了其不一样的能力和想法。
出生1879年,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的乌尔姆市,他的父母亲都是犹太人。
1891年,这一年爱因斯坦12岁,他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对数学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12岁学高等数学,这里就已经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头脑并不一般了)
爱因斯坦是差生?在爱因斯坦16岁那年,1895年,爱因斯坦自学完微积分。但是同年,爱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失败,这一次失败也是至今还经常被人拿出来谈论说明爱因斯坦并不聪明的“证据”,但是事实上是,在这一年他的才能引起了其父母的朋友、银行家格斯塔夫·梅厄的注意。梅厄给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校长写信,称赞爱因斯坦是个天才,建议让爱因斯坦参加入学考试,校长回信说,他认为天才儿童还是应该先完成高中学业再上大学,不过如果爱因斯坦愿意的话,可以现在就参加入学考试。
爱因斯坦在1895年10月参加了入学考试,可惜,没有考好,最终不及格。这次失败,让今天不了解的人们认为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差生。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爱因斯坦是作为优秀生而比一般人提前两年去参加入学考试的,而且他没考好是有原因的:考试语言用的是法语,而爱因斯坦当时才学了半年,但是和语言关系不大的数学和物理,他取得了优秀成绩,让主持考试的教授非常欣赏,甚至邀请爱因斯坦先去旁听他教的课程,等以后再次进行考试。
走上舞台1900年8月,21岁的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同年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加入瑞士国籍。1901年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发布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一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从此,爱因斯坦开始被人们熟知。
所以说,爱因斯坦的成功并不是一夜成名,更不是一夜爆红,而是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准备的爆发。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