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原著一句“比陆文龙更狠”使得曹宁被捧上了神坛何元庆,甚至有人拿之与高宠比肩,相信有至少三成人认为曹宁可以位居《说岳》三甲。

何元庆:《说岳》中曹宁并没有什么过人战绩,为何书中说他比陆文龙更狠?

武评向来以战绩为先,曹宁在这点上乏善可陈,那么这个“更狠”究竟指的是什么何元庆?曹宁为何被高估呢?

何元庆:《说岳》中曹宁并没有什么过人战绩,为何书中说他比陆文龙更狠?

何元庆:《说岳》中曹宁并没有什么过人战绩,为何书中说他比陆文龙更狠?

曹宁的战绩曹宁是曹荣之子何元庆。曹荣本是宋将,献黄河做了汉奸,因此被封王,曹宁不知身世,自幼在金邦长大,自然而然的将自己当作金国人。

何元庆:《说岳》中曹宁并没有什么过人战绩,为何书中说他比陆文龙更狠?

陆文龙出场后不久,曹宁也赶赴两军阵,前番岳家军车轮战陆文龙,没占到便宜,所以挂了免战牌,又有王佐断臂入金营。此时曹宁叫阵,岳飞见不是陆文龙,于是派将迎敌,有意提升一下士气。

何元庆:《说岳》中曹宁并没有什么过人战绩,为何书中说他比陆文龙更狠?

先是金彪、徐庆两个酱油送了人头,之后岳飞派出稍逊于岳云的严成方。严成方的金锤对上曹宁碗口粗的枪,二人斗了四十合不分胜负。第二天张宪出战,张宪的枪茶杯口粗细,说明力量上不如曹宁,但也是战了四十合平分秋色。就这样,俩人一人一天连着和曹宁战了多日不分胜负,岳飞更郁闷了,又挂出免战牌。

这里要明确一点就是曹宁不过是战平了二将,并没有胜,岳飞挂出免战牌胜不了曹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王佐现在已经潜入金营,能否策反陆文龙是头等大事,至于对战曹宁并不急于一时,不然岳飞也不会连最强的岳云都没派出就挂起免战牌。

通过战绩上的间接对比看,高宠、杨继周、山狮驼、金弹子、粘得力、连儿心善、陆文龙都要好过曹宁,甚至岳云以及完全平手岳云的黑蛮龙、乃至关铃都不比曹宁逊色。

那么书中为何要说曹宁比陆文龙更狠呢?

曹宁的狠认可曹宁武艺不如陆文龙的很多人,将那句“比陆文龙更狠”解释成心狠。

曹宁的心确实挺狠,虽然父亲是卖国贼,但毕竟也是生他养他的人,但是他却因一时激愤将曹荣枪挑,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即便这是大义灭亲。

但如果说对应陆文龙那句指的是这个,却难以自圆其说。首先,如果比心狠,自然得找个同样心狠的人,陆文龙全书也没看出在这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比心狠根本就没意义;其次,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过“狠”,比如在牛皋激杨继周时,说杨继周不如山狮驼,他得回去找几个狠的侄儿来。可见原著中的狠,其实就是指武艺高低。

所以说,这应该是作者写到兴头上,出了一个陆文龙不过瘾,又出来一个曹宁,设计的实力还要胜过陆文龙,可惜写着写着又怕出一个逆天的高宠,然后再马上写死就一个套路了,以至于评价与战绩对不上。

狠的合理解释那么,抛开作者的原本设定,如何使书中的设定合理化呢?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狠理解成武艺路数。

我们都知道,岳云是比较骄傲的一个小孩,金弹子那么强的实力,岳云照样不服,但是车轮战陆文龙之后,岳云向岳飞坦言胜不得陆文龙,这就说明,陆文龙至少拥有≥岳云的实力。

不过在车轮战五将的时候,除了岳云、严成方、张宪这个级别的大将之后,还有两个明显比他们低一档次,与岳飞同级别的余化龙跟何元庆,陆文龙三十合拿不下这二位让人多少有点匪夷所思。

这就说明了陆文龙的武艺路数是以稳为先,寻找破绽一击获胜,所以要分胜负需要的回合就会多一些,换言之,陆文龙属于守强攻弱。另一方面,陆文龙明白了宋军的战术,所以需要保留体力应对,何元庆和余化龙虽然不如他,却也不至于太差,如果要做到速胜这二位,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气力,那么再继续战另外三将,体力是否跟得上就成了未知数。

曹宁在这点上不同,他的枪极粗,说明他的枪法是以力见长,从速杀金彪和徐庆看就要好过陆文龙杀呼天保、呼天庆。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狠,理解成招式上的狠辣。

也就是说,曹宁的枪法、武艺路数比陆文龙要狠,这样一来就说得通了。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曹宁的硬实力上限不会超过岳云,下限不低于严成方,无论是作者违背了初衷以至于略有矛盾,还是曹宁武艺路数更狠都好,总之不会是所谓的心狠,因为比这个一点意义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