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三年皇族内阁,也就是公元1911年,在这年的5月8日,清政府对外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
在这个责任内阁中,一共有13位清朝的国务大臣。这13位内阁成员分别是皇族内阁;
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皇族内阁、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
外务大臣梁敦彦、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学务大臣唐景崇、陆军大臣荫昌、海军大臣贝勒载洵、司法大臣绍昌、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邮传大臣盛宣怀、理藩大臣宗室寿耆。
由于这十三位内阁成员中,满人竟然占了9位之多,而且为皇亲贵胄,所以被称为“皇族内阁”。
那么,“清朝灭亡后,大名鼎鼎的皇族内阁成员下落何方,结局如何?”
清朝灭亡之后,做为前清的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移居天津避难,一直在天津居住。
在清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之后5年,民国六年,奕劻病逝于天津租界,终年79岁。
有趣的是,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外务大臣梁敦彦, 海军大臣贝勒载洵这4人,与奕劻一样,在清朝廷散摊子之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到天津买房子,在京津之间两头儿居住。
那桐在天津自己选地皮、盖楼房,投资银行业务,不问政治,民国十三年,1925年那桐在北京病逝,终年69岁。
做过清朝内阁协理大臣的徐世昌有些耐不住寂寞,对于袁世凯,他是大力配合,所以,做过北洋政府的国务卿。
而到了1918年,高潮陡然出现,这位前清的责任内阁协理,竟然一口气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
日寇侵华其间,数次拉拢徐世昌出山,被严词拒绝。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即公元1939年,徐世昌病逝于天津寓所,终年85岁。
清“皇族内阁”外务大臣梁敦彦没闲着,他在后来的民国政府中做过交通总长。
接着又押错了宝,参与张勋复辟,溥仪任命梁敦彦为外务部尚书、议政大臣。
复辟失败后,梁受到惊吓,从此隐居天津,不问世事,民国十三年,即公元1924年,梁敦彦在天津病逝,终年67岁。
清“皇族内阁”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可是一直没消停,他先是组织宗社党,强烈反对清帝退位。眼见得清廷大势已去之后,还不甘心,在日本人帮助之下,开始策动“满蒙独立运动”,为此资财耗尽,百无一用。
这位前清的王爷,为了交结日本人,竟然将自己的十四女显玗送给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作为养女,就是后来的川岛芳子。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善耆在旅顺病逝,终年56岁。
载泽做为当年“清皇族内阁”的度支大臣,在清朝灭亡前参与宗社党保皇,清灭后又参与张勋复辟,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这位当年清朝的镇国公,载字辈儿的皇亲,“皇族内阁”的度支大臣,已经穷困潦倒,病死在北京,终年61岁。
“皇族内阁”中的陆军大臣荫昌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年纪不大,受过严格、高级的德式军事教育,武昌起义开始,摄政王载沣选择他带新军兵出战,按道理是没问题的。
可是,还没等到战场,基本的部队运输、后勤等,就被他弄得全乱套了,就凭这些,这人竟然还成了袁世凯的高级顾问和侍从武官。
张勋复辟,荫昌又去参与,竟然被任命为禁卫军统领,复辟失败,他掸掸袖口,又回去当他的侍从武官。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荫昌病逝,终年69岁。
“清“皇族内阁”学务大臣唐景崇在辛亥革命之后便宣告隐退,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中出任参政院参政,同年病逝,终年70岁。
清“皇族内阁”海军大臣贝勒载洵在清朝灭亡后,在北京和天津闲居。不参与政治,1949年于天津逝世,终年64岁。
清“皇族内阁”司法大臣绍昌曾经积极谋划组建宗社党,清帝退位后,基本无政治活动和影响,民国成立后不久便去世。
清“皇族内阁”农工商大臣溥伦在清帝退位后选择依附袁世凯,做过参政院长,民国11年,公元1922年,溥伦病逝,终年53岁。
清“皇族内阁邮传大臣”盛宣怀则早在清廷覆亡之前,就被朝廷革职而亡命日本。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孙中山邀请他回国,主持轮船招商局和汉冶萍公司,并出任董事长。
民国五年,即公元1916年盛宣怀于上海病逝,终年72岁。遗嘱捐献一半遗产予以慈善基金。
清“皇族内阁”中的理藩大臣寿耆在武昌起义时就被清廷任命为荆州将军,可是,这寿耆根本没去属地,清帝退位之后,寿耆干脆选择避祸隐居,此后,这个人的就失却了影踪。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