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亦称叶赫纳喇氏、叶赫纳兰氏,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氏族。“叶赫"在蒙古语中是庞大的意思,“那拉"是蒙古语太阳的意思。
追溯历史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及金朝贵族,原在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流域。16世纪初,南迁开原北,后又移叶赫河(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境内),故称叶赫部,视星根达尔汉为叶赫纳喇氏始祖,即叶赫那拉氏。
叶赫是肃慎(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于叶赫河得名,分同姓叶赫和异姓叶赫叶赫那拉氏。叶赫部落号称叶赫那拉部。
也就是在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曾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并推翻辽国统治。后又灭掉北宋,侵略南宋的金朝女真。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到元未明初,女真部又分裂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按地域又分为建州女真、长白女真、东海女其、扈伦女真。
扈伦女真包括叶赫部、哈达部、乌达部、辉发部。
在元未明初,叶赫那拉部曾打败过爱新觉罗家族,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在努尔哈赤二十五岁那年,女真部族间和部族内部,为了争雄称霸,相互攻伐,相互残杀。明朝军队进行平乱调解,在明军李成梁攻打古勒城时,误杀死了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与他的父亲塔克世。
努尔哈赤悲痛欲绝,愤然以十三副遗甲起兵,除了为父祖报仇的目的外,还有扩大势力的意图。连续几年的争战,整个建州女真统一在努尔哈赤的麾下。
随着建州女真各部统一的完成,海西女真便成为努尔哈赤攻取的下一个目标。
海西女真居住在开原以东和松花江中游一带,主要有叶赫、哈达、辉发和乌拉回部,又叫扈伦回部,叶赫和哈达两部势力较强。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叶赫贝勒布斋、纳林布禄纠合海西女真哈达、乌达、辉发三部,长白山朱舍里、讷殷二部和蒙古科尔沁、锡伯、封尔察三部,共九部三万兵马分三路向建州进攻,努尔哈赤闻讯,当即进行军事部署,并身先士卒,一路砍杀。叶赫首领布斋见此情景,气急败坏地冲上来,不料战马被木墩撞倒,将他掀翻在地,努尔哈赤的士兵趁机赶上前去,一刀结束了他的性命。九部众见叶赫部首领丧命,顿时乱了方寸,无心恋战,仓皇而逃。努尔哈赤大获全胜。此战后,叶赫族走向衰落。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努尔哈赤带领代善、皇太极(其生母叶赫纳喇氏是叶赫部酋长杨吉砮的女儿)发动了攻取叶赫部的战争。
叶赫部驻守西城的是原叶赫首领布斋之子布扬古,驻守东城的是叶赫部另一位首领纳林布禄之弟金台石。
攻取东城时,努尔哈赤久攻不下,最后在城墙下挖洞,装上火药炸开了城墙,才攻入东城,金台石负隅顽抗,被俘后被努尔哈赤下令绞死。
闻知东城被攻克,西城也乱了阵脚,布扬古的堂弟打开城门投降,布扬古被迫投降,努尔哈赤恐怕留下他终将是后患,下令绞死。布扬古临死前发下毒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十分害怕,也在临死前留下遗诏:"叶赫那拉氏女子不得入宫"。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后代咸丰帝恩宠了慈禧,成为西太后,生下同治帝,同治帝早死且无子。慈禧垂帘听政,并把妹妹叶赫那拉婉贞的儿子载湉,立为皇帝继承人一一光绪,而且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光绪帝的控制,慈禧还将自己的弟弟桂祥的女儿,即慈禧的亲侄女嫁给光绪成为隆裕皇后。这样做,一则于宫闱之间,可刺探皇帝的动作;一则为将来母族秉政张本。
不料到了寓意"要宣扬光大列祖列宗的文治武功,使清朝得以万世一系,长治久安。"的宣统朝,辛亥革命爆发,隆裕太后带着六岁的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清王朝最后一次朝仪,于宣统三年(1912年),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宣告退位,葬送了大清江山。
说清朝“兴于叶赫,亡于叶赫”其实是和两女人有关,一个是叶赫那拉孟古,另一个是叶赫那拉婉贞。
叶赫和建州是女真的两个部落,这两个部落紧挨着,为了紧密两部落之间的关系,叶赫部首领杨吉砮把女儿孟古许配给努尔哈赤。杨吉砮获罪被明朝诱杀。后来哥哥纳林布禄践约把十四岁的妹妹孟古送给努尔哈赤为妻。
孟古长得面如桃花,像天仙般美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努尔哈赤见了当然喜欢。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孟古的性格特别好,温柔大方,贤惠善良,宠辱不惊,不信谗言,不进谗语,是努尔哈赤的贤内助,她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努尔哈赤可以全身投入到建州女真的发展壮大上。更重要的是她生了个儿子叫皇太极,把后金变成了大清。没有皇太极就没有大清,没有叶赫那拉孟古就没有皇太极。清朝起于叶赫兴于叶赫,所以叶赫那拉孟古功不可没。
叶赫那拉婉贞大家都清楚,就是那位女强人慈禧。慈禧是咸丰的嫔妃,同治的生母。咸丰驾崩,她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夺得皇权,垂帘听政,从此掌握大清政权长达四十八年。把风雨飘摇的大清折腾得就剩一口气了。
慈禧临死按排了三岁的溥仪当皇帝,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控制不了大清的局面,把权力交给了袁世凯。袁世凯连吓唬带欺骗,就让隆裕太后叶赫那拉静芬同意溥仪退位,把大清的最后一口气咽了下去。所以说,大清灭亡慈禧有很大责任。
大清“兴于叶赫,亡于叶赫”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没有叶赫那拉孟古,大清就不崛起了吗?没有叶赫那拉婉贞,大清就不灭亡了吗?不可能的。叶赫那拉孟古只是为大清的兴盛锦上添花,叶赫那拉婉贞只是为大清灭亡落井下石,如此而已。
我是豫有得,欢迎加关注互动讨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