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红楼梦,就是以宝黛的爱情为主线的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那时候的爱情,有历史局限性,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的时代背景下,宝玉充分尊重黛玉,呵护黛玉,对她百般迁就。

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是不是真爱?

而黛玉跟他青梅竹马,一样地叛逆,惺惺相惜,他们三观一致,性情相投,性格互补,都是真性情,不功利纯天然的物种,不像其他角色,太多社会黑化的痕迹,所以他们是真爱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是不是真爱?

从小时候一见钟情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这个妹妹我见过”,宝玉见黛玉的第一句话,姻缘天注定,他们是前世有缘的。

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是不是真爱?

宝玉不慕功名,黛玉懂他并尊重她,从不苛责批评和念叨这方面。在大观园省亲环节,宝玉作诗技穷时,是黛玉以身犯险,在元妃眼皮底下传纸条作弊帮宝玉。

所有人背后指责黛玉小心眼时,宝玉听到都骂混账话,一心只想着林妹妹的好,谁也不准说他的林妹妹半个字不好。

生活上,宝玉对黛玉事事上心。时时勤探望,风雨无阻,送燕窝送水晶玻璃球,病中还不忘让晴雯送三条旧帕子,以表相思,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重要场合都心系一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任她宝钗再会收买人心,宝琴再才貌双全,在宝玉的眼里,唯有林妹妹是知己,是自己的灵魂所依。

所以每次黛玉耍小性子,有情绪时,都是宝玉登门赔礼道歉,主动修好。在意黛玉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她若安好,便是晴天。

在所有关系的处理上,重心永远偏向黛玉一人!无论是跟宝钗的走动,还是与湘云的口角,宝玉都从心底维护偏袒黛玉,只求一人心。

在薛蟠贾琏那些俗人的衬托下,宝玉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这份情有所钟,和懂得尊重女性的可贵品质。

黛玉爱宝玉,更是纯粹,果决,从不遮遮掩掩。从给他绣贴身香包到帮他赶作业,从相互关爱生活细微到志同道合一起偷看《西厢记》……

从情投意合到小吵小闹,从儿时到青年,一路认定对方,视为知己,坚定不移。

任凭风吹雨打,任凭身边人来人往,他们俩一直是对方眼里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风景。

哪怕宝玉给晴雯写祭文时,在黛玉出现后,随即把祭文修改成晴雯,变作黛玉的丫鬟。可见在宝玉心中,没有不能与黛玉分享的秘密……

正因为爱入骨髓,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人性情相似度极高。

在宝玉被张道士提亲事环节,宝黛发生了激烈冲突,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黛玉太在乎宝玉才会患得患失!

而宝玉根本不在意别的亲事,所以不理解黛玉的反应,所以一个气了,一个急了,却又都爱在心口说不出……

所以极端冲突时,一个剪香囊,一个要砸玉,正应了老祖宗那句“不是冤家不聚头”。

综上所述,宝黛是真爱。

谢谢邀请!

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是不是真爱?

爱情这个词,在宝黛生活的那个年代,应该是属于青年男女之间的禁词吧。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看《牡丹亭》和《西厢记》要偷偷地看,不能让外人知道。宝玉不听话,黛玉还佯作要告诉舅舅舅母去惩罚他。甚至黛玉一不小心说出《牡丹亭》的词来的时候,宝钗好心提醒黛玉,让黛玉知道那话是不能随便说的,那书也不能随便看的。

所以,悟空里经常有人会很天真地问,既然黛玉那么喜欢宝玉,她为什么不去外祖母说,让她替自己作主。更多人说既然宝玉那么喜欢黛玉,那他为什么不跟贾母说自己要娶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方式流传了几千年,直到数十年前,我们的父母辈们,很多人在结婚之前可能都没有见过面。相比较而言,《红楼梦》里描写的故事已经算是比较开放的了,青年男女可以在一起说话聊天吟诗作赋,即使是如此,后来贾母还要加上一句,说宝玉“莫不是女儿投的胎”,否则的话,以他十好几岁的半大小伙子跟这些贵族大小姐们在一起太反常了,甚至传出去都是好说不好听的,影响名声,严重者可能导致宝玉和姐妹们的嫁娶困难。

所以,聪明的贾母将此解读为宝玉莫不是女孩子投的胎,那样的话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然而,在一起吟诗作赋已属过份,再要谈自由恋爱,追求自由婚姻,那更是想都别想。中国大概只有到了现代才真正进入自由恋爱再到婚姻的时代,早几十年都不可能。,所以,宝黛爱情在那个时代便注定要夭折,注定要以悲剧收场,没有第二种出路。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