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为何不杀张骞?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妨也再问一下,匈奴人为何要杀张骞呢?其实在汉代,当时的情况,汉人和匈奴人之间并不像后世渲染的那样水火不容,况且,对于使者的处理上,双方是有默契的张骞是哪里人。
一、汉匈之间军方的对峙也仅仅是在战争期间才会水火不容。民间的正常交往从来没有中断过。汉朝和匈奴人之间一直是有斗争又有合作张骞是哪里人,民间往来并没有中断,边境地区的贸易依然活跃。本来就不是汉人见了匈奴人就要赶尽杀绝,匈奴人见了汉人也要杀之而后快。后世人文人描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多给两个民族加上了浓浓的硝烟。其实当张骞被匈奴人抓住的时候,匈奴人并没有足够的理由一定要杀了他们。也许很多人当时抓住的汉人不止张骞,更不可能是见了汉人就杀。
二、张骞的身份是使者张骞是哪里人,只有汉朝皇帝赐给的使节。两国之间不斩来使,是双方约定俗成的默契。双方交兵的时候,汉朝也曾经多次扣押匈奴人,匈奴人也扣押了很多次汉人。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谁也不会轻易地破坏这种默契。李广被俘过,李陵被俘过,苏武曾被扣押在大漠19年,他们也都没有被匈奴人杀掉。即便是在东汉时期耿恭独守西域孤城,匈奴人依然相信他们不会杀使者,最后,匈奴的使者被杀后在城楼上剔骨食肉。所以当年匈奴人不杀张骞,是因为有不斩来使的共同认知,同时更不想和汉朝立刻兵戎相见。
三、匈奴人和汉朝之间,双方人才争夺战从来没有停止过。
汉朝有很多匈奴人当官,同时,匈奴人中也有很多汉人在替匈奴人训练军队。汉朝皇帝派出的使者在汉朝都是能人,如果可以把他留在匈奴,作为一个掌握汉朝重要资源的人来说,匈奴可就赚大了。所以,张骞被扣留期间,匈奴还给他配了一个老婆,希望他能成为匈奴的一份子。但最终,张骞持汉节未变,不辱使命逃回了汉朝。
匈奴人和汉朝已经是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争斗和对话,不是两个野蛮群族的兽斗。对于俘虏是杀是留均须考虑当时的形势和实际需求。
我是旅行者说文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张骞出使西域事出偶然,就在汉武帝和匈奴的战争处于胶着之际,一个投降大汉王朝的匈奴人透露,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但是一直找不到共同进攻匈奴的伙伴。为了“断匈右臂”,汉武帝决定招募天下勇士出使大月氏。
痛恨匈奴经常侵占汉朝领土的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张骞欣然应招,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率领百人使团,由匈奴人堂邑父担任翻译,取道陇西,踏上了茫茫戈壁滩。当时的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都是匈奴人的势力范围,所以,张骞刚进入匈奴控制区,就碰上了匈奴的骑兵。匈奴人把张骞诸人扣押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这一扣就是10余年,匈奴人为了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大月氏的念头,不仅给他提供了丰厚的生活条件,还送给也一名美丽的胡女为妻,但是,张寨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一直暗中保存着代表汉使身份的符节。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脱了匈奴的控制区,西行数十天,到达了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大宛国。大宛国王听说张骞来自遥远的汉朝,热情地款待他,并送上日行千里的白马,派出翻译将他送到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康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到了大月氏。
张骞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大月氏王尚健在,他们仍在阿姆河以北的索格底亚那一带游牧。就在张骞被困匈奴这十几年里,大月氏已经完全征服了阿姆河以南的大夏,战败的塞种人逃到了赫尔曼德湖地区,原希腊统治者赫里奥里斯及其家族也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退居到了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希腊人统治区。
肥沃的土地让背井离乡的大月氏人欣喜过望,特别是大月氏王去世后,王后当政,她认为,这里远离匈奴和乌孙,再与匈奴重燃战火,不如在这里休养生息,至于匈奴曾经带来的痛苦,时间总会让人忘记,再者说,如果没有匈奴人的驱赶,又怎么能让大月氏人在这里发现一块沃土?假如与汉朝结盟共同对抗匈奴,匈奴一旦反扑,汉朝又离这里那么远,又怎么能得到汉朝的支援呢?
不管张骞如何使出全身解数,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始终没有说服大月氏人与大汉夹击匈奴,万般无奈之下,张骞只好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大月氏。
为了避开匈奴控制区,归途中,张骞改变了行军路线,打算经塔里木盆地南部,经青海羌人部落回到长安。但是,想不到的南路羌人部落也成为了匈奴的附庸,张骞刚走进匈奴控制区,就被匈奴骑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
一年后,匈奴单于去世,张骞才与胡人妻子和翻译堂邑父趁乱逃回了长安。
张骞十三年前离开长安的时候,随行的队伍有数百人,回来的时候仅剩2人。张骞虽然此行未达到预期目的,却意外地了解了西域及南亚人文世界,为中国发现了一片比汉朝还要广大的崭新世界,因而被司马迁称为“凿空”了西域。
张骞虽然没有完成使命,但是汉武帝并没有怪罪于他,并且升其为太中大夫,封博望侯,就连那位胡人翻译堂邑父也被封为奉使君。
自此,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传入了中西,西域的各种物产,比如,石榴、葡萄、胡桃(核桃)、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胡萝卜等至今那些带“胡”字的水果、蔬菜源源不断地传入了汉地,怪不得后人曾感叹道:“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