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举办了一场轰动当时的婚礼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为证婚人梁启超简介,他的证婚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尴尬。他刚一上台就满脸怒容,然后开始发飙说道:“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梁启超简介!”
“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在被恩师梁启超当众训斥,雷霆大骂之后,徐志摩终于掀开了陆小曼的红盖头。
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有过一段甜美的生活,可是浪漫的爱情还是需要面对现实的,浪漫与现实总是相距甚远。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的激情有所减退。
大家都知道,这是徐志摩人生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另两个女人是张幼仪和林徽因。
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是张幼仪。这桩由家庭包办的旧式婚姻,在新的仪式中举行了。1915年秋天,刚刚考入北大预科的徐志摩被父亲匆匆召回。新郎西装革履,新娘婚纱盛装。在一派欢乐祥和的喧闹声中,新郎牵着新娘的手走入洞房。婚礼进行得隆重而又新潮,着实让徐家大大风光了一把,也让乡民们大开了眼界。就这样,徐志摩自己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和张幼仪结婚了。
婚后的张幼仪对徐志摩很是照顾。张幼仪也是一个生活在旧社会的很传统的一个女人,她和徐志摩的这场婚姻只能说是门当户对,应该是没有感情成分在里面的,结婚的时候张幼仪才15岁。很快张幼仪就为徐志摩生下了一个孩子,但此时的徐志摩还是选择了出国留学,对家中的妻子不闻不问。
林徽因是诗人、作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陶醉,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
两人十分欣赏对方,但是并没有结婚。
林徽因的父亲作为当时思想前进的爱国之士,和梁启超是莫逆之交,两个人早就已经将林家的女儿和梁启超的儿子思成看做了一对。所以最后再有才情的女子还是选择接受了当时所谓的门当户对,应该说,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这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感情。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去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飞机在途中失事,徐志摩遇难。
张幼仪知道这个消息,先是一震,但很快就理清了思绪,通知了弟弟张禹九,让其带着儿子徐积锴去党家庄把徐志摩安葬,还小心翼翼地将这事告诉了徐志摩的父亲,并安慰老人家。可谓是面面俱到。
在得知徐志摩罹难时,林徽因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不过还是制作了小花圈,让梁思成带到徐志摩罹难的地方。四年后,林徽因还写了《悼志摩》一文,她说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阵黑。
陆小曼,在徐志摩罹难前,还与之大吵了一架。当邮差将徐志摩罹难的电报送到家门口时,她不相信那是真的,并赶走了邮差。当她反应过来,当她知道徐志摩真的不在时,几度哭晕了过去,郁达夫甚至说,那时的她,好像真的一瞬老了十岁。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痛改前非,她开始怀念徐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虽也曾彼此伤害,但也相爱至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