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李龟年是唐朝的什么:
岐王宅里寻常见李龟年是唐朝的什么,
崔九堂前几度闻李龟年是唐朝的什么。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晚年个人境遇:疾病缠身,穷困潦倒。晚年(768-770)的杜甫,漂泊江东。疾病缠身,患有消渴病(糖尿病)和风痹病,备受折磨。同时期的诗作,也多有反映。“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生活穷困潦倒。在生命最后一年半的时间内,流落衡州(衡阳)、潭州(长沙),以船为家,岸上竟无一立锥之地。依靠在鱼市,售卖中草药来维持生计,令人唏嘘。
晚年国家境遇:帝国飘摇,地方战乱。其时,安史之乱(755-763)尽管已经平定,但连年战乱,致使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国衰民敝,摇摇欲坠。地方内乱不断。当时潭州也发生了兵乱。杜甫的《逃难》一诗,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现实。
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这首诗,写于770年暮春时节。恰逢唐代著名音乐人李龟年,也潦倒流落潭州。故人相见,物是人非,共同悲凉的际遇,惺惺相惜,断肠天涯。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崔九,是唐玄宗的宠臣崔涤。杜甫十四五岁时,在地方前辈的援引下,时常出入岐王、崔涤的府邸,有幸目睹李龟年的尊颜,聆听李龟年的歌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那时,大唐是何等的辉煌鼎盛,王公贵族,钟鼓鼎食,歌舞升平。而如今,本应是江南风景如画,绮丽繁华的最美时节,与君重逢,却落花纷纷,春意阑珊。时过境迁,辉煌不再。既是对自己和李龟年,落魄蹇滞,漂泊江南的悲叹,更是对大唐帝国由盛及衰的一首挽歌。
落花时节,是构成这首诗意境的绝佳“物象”。整首诗,言近而意远,情与景浑然天成,意境深邃悲戚,锥心捶胸。杜甫一生,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愿,执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操守,却落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悲惨境地。
770年冬,一代诗圣杜甫,在湘江的小船上,与世长辞。落花时节又逢君,终成千古绝唱!(图片来源网络)
杜甫的一首《江南逢李龟年》虽只以二十八字,单一描写诗人与艺人戏剧性的离合场面,却意蕴宏阔地融合了国家政局的动乱,人生遭遇的坎坷、世事变迁的跌宕,朋友情谊的绵长等诸多信息。在这一部社会与人生大悲剧高度浓缩的著作中,充溢着诗人深沉的叹惋和催人泪下的悲哀。
怎样赏析这样一篇令人读来无限感慨又无限叹息的名作呢?前贤著述备已,愚无胆以石击卵,故将从旁门左道作出解析,乃博君一笑尔!
首先还是景仰原著,以作温顾。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文白话解析:岐王宅里寻常能见到你风光的身影,崔九堂前也几度听闻过你的佳音。正是江南的暮春好景,恰恰在落花时节又见到了你。
诗文前两行尽管惜字若金,却以点带面地把这个昔日频繁流连高官显达盛宴、屡屡游走皇亲贵胄厅堂的优伶的风光得意,描写得淋漓尽致。
岐王即李范,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因倍受皇兄宠护,其显贵富达之气自是不同凡响。其爱好文艺,素喜结交儒雅饱学之士,尤惜人才。崔九即崔涤,兄弟中排行第九,遂人称崔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唐朝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崔卢郑王”中,崔氏是位列首位的豪门望族,其风光之势甚至盖过了皇族李姓。玄宗时崔涤曾任殿中监,常出入禁中,深得玄宗重幸。
有了皇圣的加持,岐王府、崔九堂自然成了当时名流新贵依傍攀附的重选。时值开元盛世,国泰民定之时,社会普遍崇尚文艺。李龟年,这个应时而生的音乐俊才,自然成了京城文艺界红极一时的“天王巨星”。连皇帝都对他青睐有加,那么在文艺名流经常雅集的“岐王宅、崔九堂”李龟年当然更是崔李的堂前客、座上宾了。而当时正值意气风发、青春浪漫时期的杜甫,也因为诗才早露、文思过人而受到李范、崔九等皇亲贵族的赏识,得以登堂入室有幸欣赏文艺巨星们的盛大演出。如此,初展才华的诗圣与歌唱明伶在互相倾慕的感召下便结为相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描述的正是杜甫、李龟年时常在豪门大宅邂逅的场面。
然而世事跌宕风云无常!公元755年的一场震惊史册的浩劫——安史之乱,不仅使盛唐的神话就此破灭,这座屹立了百年的帝国大厦也就此渐渐倾覆再未回复从前的俊伟辉煌。有道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家命运尚且如此,广大的黎民百姓们更是颠沛流离、哀鸿遍地。在这场历史洪流里,杜甫、李龟年自然也深受波及,沉浮挣扎中两人又不约而同地流落湘江之南,麓山之下。此刻,曾誉满京华的音乐大师李龟年已沦落到卖唱为生的地步。而年近花甲的杜甫,也因为投亲无门、贫病交加而泛宅江上靠渔市卖药过活。就这样,这对曾名噪一时的文学与艺术的精英,在漂泊无所的逆境中再度相遇了——“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只是此时此刻,江南的好景与人生的哀景已形如霄壤,自然界的落花更寓意了二人命运剧场的悲剧落幕!
然而不管怎样,余生相见、暮年重逢,自然也有一番“他乡遇故知”的惊喜,所以尽管繁华不再、风流消歇,两人仍旧好一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的感慨!此次再度邂逅,或许李龟年只能面对残山真梦,大放悲声地为老友歌一曲《哀江南》。只可惜他的歌声可以震荡江南山水,却不能遗响千古。然而杜甫却以他的圣手神笔,在眷念于离合之际,珍惜于生死之间,饱蘸辛酸的眼泪,深厚的情意,写下了一首神凄韵逸、 风致绵邈的旷古诗篇——《江南逢李龟年》,以其绝代风华,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至为美妙而又极为沉重的佳话。令人更感哀惋的是,此番相遇不久,一代诗圣杜甫,便在驶往岳阳的一艘孤独的小船上悄无声息地阖然长逝,一代巨星就此陨落,这篇凝结着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命运起落的名篇,竟成了诗人的绝唱!
全诗采用强烈对比的手法,把世间的沧桑巨变、人生的反复无常、历史车轮的滚滚、百姓命运的凄凄囊括在短短的一首七绝中,实在是不得不令人为诗圣的高妙技法击掌叫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