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昏庸以及府兵制的解体。李隆基通过唐隆政变诛杀韦后一党而成为李唐的大功臣安禄山之乱,其父唐睿宗李旦感念其功劳和才能而禅位于他,使李隆基成为李唐的第六位国君。

安禄山之乱:为什么安禄山、史思明会发动“安史之乱”?

从此之后,李隆基便效仿其曾祖父李世民励精图治,重用姚崇和宋璟等贤相治理国政,很快便带领大唐走向繁荣昌盛,史称开元盛世安禄山之乱。

安禄山之乱:为什么安禄山、史思明会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之乱:为什么安禄山、史思明会发动“安史之乱”?

然而盛极而衰安禄山之乱,在大唐盛世的背后,却暗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唐承隋制,在国内实行以均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府兵制,中央掌握着重兵,对国家的控制力非常强。

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均田制遭受严重破坏,大量府兵因为没有土地而四处逃亡,不仅导致国家兵源不足,而且使社会上产生了大量流民,对唐朝形成了很大威胁。

于是,唐玄宗基于现状,他采取了宰相张说的建议实行募兵制,相当于后世的雇佣军。由于唐朝周围有着很多少数民族,其中吐蕃和回纥最为强大,他们屡屡侵犯唐朝边境,因此边防就需要大量军队保卫。

所以,唐玄宗在府兵制解体后,允许边关将领自行招募乡勇补足兵员名额,并且设立了节度使这一职位,掌握边关地区的军、政、财大权。这样一来,节度使渐成一方大员,一旦这些节度使有了野心,对朝廷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正是基于以上的情形,在唐朝天宝年间出现了安禄山这样身兼数镇节度使的边将。安禄山就是一个野心很大的胡人将领,他将军队逐步发展成为了私人部曲,势力极为强大。

在盛世光茫的掩盖下,晚年的唐玄宗不仅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而且渐渐对政事产生惰怠。于是,唐玄宗彻底的沉醉在了盛世之中,将政事都交由了宰相李林甫处理,自己则整日与宠妃杨玉环过着奢靡的生活。

终于,在李林甫死后,安禄山与新任宰相杨国忠闹翻,在范阳起兵,浩浩荡荡的几十万大军直逼长安,历史上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彻底打响。这场动乱,直接葬送了大唐盛世。

所以,安史之乱的发动,唐玄宗李隆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他的怠政和肓目自信,致使野心勃勃的边关将领趁虚而入。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安禄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把整个大唐搅得一团糟,唐朝从此开始走下坡路,并且一去不回头。往日的繁华都成为回忆,战争的创伤成为唐朝人难以愈合的心灵之痛。

安禄山之乱:为什么安禄山、史思明会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之乱如果当初成功了,肯定是另当别论,失败了,肯定会成为民族的罪人,他的失败,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民族罪人已成定论。

安禄山之乱:为什么安禄山、史思明会发动“安史之乱”?

之所以有安史之乱,只怪唐玄宗太骄傲自满,而且又错用了李林甫这个奸相,李林甫也是搞的当时的唐朝社会矛盾极其激烈,他死后,安禄山才会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之乱:为什么安禄山、史思明会发动“安史之乱”?

有唐玄宗的昏庸无道,也就难怪有安史之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