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聊一下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军机大臣是清朝雍正时期才出现的岗位,类似于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本身仅仅是五品官,连知府都不如。但是如果内阁大学士,加上了太傅、太子太保等荣誉品级,以及吏部、户部等实际岗位以后。内阁大学士就会成为一品或者二品的超级大佬,拥有非常大的权力,其他官员一般都称呼内阁大学士为“阁老。”军机大臣的情况有点特殊,清朝入关以后,议政王制度一直制约着皇帝的权力。虽然康熙皇帝逐步架空了议政王制度,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干脆直接建立了军机处。能够在军机处工作的官员,被称为军机大臣。
军机大臣的品级完全不一样,因为担任军机大臣的官员,一般都有其他的职务军机大臣。如果兵部尚书得到了军机大臣的头衔,那这位军机大臣就是二品官。如果清朝的内阁大学士获得了军机大臣的头衔,那这就是一品高官。如果亲王兼任军机大臣,那么,这就已经属于超品的程度。例如雍正皇帝的弟弟怡亲王胤祥,曾经担任军机大臣。所以说,军机大臣的品级不固定,主要看其他岗位的品级。当然,凡是能够担任军机大臣的官员,肯定都是皇帝的心腹重臣。
因为军机大臣需要处理很多的工作,尤其是进入清朝统治的后期,皇帝开始怠工的情况下,军机大臣的权力逐步扩大军机大臣。一般的官员对军机大臣都毕恭毕敬,称呼一声“相爷。” 至于领侍卫内大臣,则是另一种高官,而是是一品高官。在清朝历史上,京城的防卫力量分为三层。第一次是驻扎在郊区的丰台大营,这里驻扎了2万多精锐的野战部队,属于王牌机动力量。
丰台大营由丰台提督管理,没有皇帝的圣旨,其他人无权调动。京城内的防务由九门提督负责,九门提督负责九门的防务,能够调动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五营,也有2万多军队。在京城的核心位置紫禁城,则是驻扎了专门的侍卫部队。侍卫部队只有1000多人,类似于近卫警备团,负责皇宫和圆明园的安全。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管理侍卫部队,为何防止领侍卫内大臣联合其他官员造反,领侍卫内大臣总计有6位,采用轮班制度。
在清朝历史上,很多重臣都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由于直接负责皇帝的安全,领侍卫内大臣的责任非常重。一般来说,只有皇帝的铁杆心腹才会担任这个岗位。雍正皇帝上台之前,自己以亲王的身份,兼任领侍卫内大臣。其实领侍卫内大臣和军机大臣并不冲突,大家都是皇帝的心腹。例如乾隆朝的宠臣和珅,同时兼任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就差丰台提督了。不得不说,乾隆皇帝的心真大,这么多重要岗位交给一个人。尤其是进入清朝的后期,领侍卫内大臣经常被军机大臣兼任。除了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还有御前大臣。关于御前大臣,我们以后再讲。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首先,最好理解的就是巡抚,和咱们现在的省长,省委书记职能基本一样。主管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又叫抚台,主要职责是“巡行天下,抚军按民。”巡抚是从二品,如加上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
总督权力就大了,官衔也略高于巡抚,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为从一品,如果是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副右都御史为正二品。
与只掌握一省的巡抚不同,总督都是兼管数省,同时政务之外也管军务。如直隶总督因为掌握着皇城北京的安危,这职位就特别的重要,非皇上特别信得过的人才有机会。而两江总督,湖广,陕甘,东三省总督都是管着两省或以上的地方。
而军机处虽然是国家的最高执政机关,总览军,政大权,但军机大臣即没有品级也没有俸禄,都是兼职,并且是轮流值班,办理皇上每天临时交办的事宜,有紧急公文急速上报,上呈给皇帝批阅。说白了,军机处权力虽大,但都是皇帝说了算,军机大臣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但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就会决定某个督抚的命运,你说,他们的权力大不大哪?
上面三图分别是任过浙江巡抚的李卫,任过陕甘总督的年羹尧,以及雍正朝军机大臣张廷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