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普及一下曾士峨,“特务连”不是说连队的人都是特务,“特务连”的工作也不是抓特务,而且现在部队里也没有“特务连”的说法了。”特务连“训练处

曾士峨:大家知道部队里特务连和普通连队的区别吗?

“特务连”里的“特务”两个字跟我们印象中的“歪戴帽子、斜叼烟卷、面带奸笑、心狠手辣”国民党特务完全是两码事曾士峨,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曾士峨:大家知道部队里特务连和普通连队的区别吗?

有个关于“特务连”的笑话曾士峨。

曾士峨:大家知道部队里特务连和普通连队的区别吗?

一群新兵被分到了“特务连”,在集训的第一天,老班长对这群新兵蛋子训话:

曾士峨:大家知道部队里特务连和普通连队的区别吗?

“谁能告诉我,“特务连”是干什么的?”

曾士峨:大家知道部队里特务连和普通连队的区别吗?

一个新兵弱弱地说:

曾士峨:大家知道部队里特务连和普通连队的区别吗?

“当特务的”。

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

这里所说的“特务”,实际上指的是“特殊任务”,所以“特务连”是指相对于普通连队,执行特殊任务的连队。

简单地说,“特务连”是相对于技术和战斗部队而言的,主要担任的是侦察、警卫、工兵、通信等非战斗工作。

因任务较多、较杂,不好以单一任务性质来确定部队的称谓,就以“特务任务连队”称呼,简称“特务连”。

特务连

所以新兵们在入伍后,听说自己进了“特务连”,除了第一感觉跟“特务”有关系之外,再一听是“特殊任务”二字,往往会兴奋的不得了,可到后来才发现,所谓的“特殊任务”也只是侦查、警卫、工兵以及通信。

根本就不是电影里说的“特工”之类的上天入地那么神奇,还不如进入战斗连队。

人民军队中“特务连”的历史悠久,早在1927年秋收起义时,就组建了“特务连”,首任连长为曾士峨,此人后来担任红11师师长。

“特务连”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名将,如被毛主席亲批“皮有功少晋中”的皮定钧、猛将李天佑、陈锡联都曾在“特务连”中担任职务。

皮定钧

在战争年代,“特务连”因为承担着保卫首长的重任,因此士兵们也是在优中选优中挑选的,个个人高马大、精明能干、战斗力强悍。

而且,“特务连”不参加一线战斗也是相对的。战事紧张、兵力不够后者情况紧急的时候,“特务连”就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挺身而出。

除了“特务连”,随着部队级别越高,还有“特务营”甚至“特务团“,但承担的任务是一样的。

华野六纵特务团是孟良崮战役的大功臣

如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最后冲进“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整74师师部老巢的,就是华野六纵所属的特务团。

建国以后,人民军队中也在很长时间内保留有“特务连”,一般按照侦察排、警卫排、工兵排和通讯排来配置,还有一些其他地方不好安排任务的,也都统统装进来。

军改后,”特务连“被取消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人民军队的改革,“特务连”的编制也被取消,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不存在“特务连”这一说。

益阳市有影响力的名人很多。比如:远古有五代诗人齐已,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廖立;清代有道光进士胡林翼,两江总督陶澍,监控御史汤鹏;近代有著名作家周立波,红军高级将领、列士段德昌等等,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若要说益阳市当下最具影响力的人,非时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将军莫属。

曾士峨:大家知道部队里特务连和普通连队的区别吗?

曾士峨:大家知道部队里特务连和普通连队的区别吗?

曾士峨:大家知道部队里特务连和普通连队的区别吗?

李作成出生于益阳市安化县梅城填,祖籍一直务农;其父曾是抗美援朝老兵。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李作成安化一中毕业后,就立志从军,许是得益于李作成山区农村兵,从小能吃苦耐劳,耕田种地什么累活都干过的经历,在部队能严于律己,刻苦训练的原因,李作成在部队训练科目考核中样样冒尖,都能拿到好成绩,也能在部队中脱颖而出。很快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升至团参谋长、应急机动作战师师长等职。入伍后又曾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思想教育专业,获研究生学历,是军队中的高级知识分子。

自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李作成已是广西某边防师尖刀连连长。在一次夺取敌人某高地的战斗中,李作成奉命率部突袭敌方所在阵地,因越境高山林立,海拨甚高,敌人又多年准备,且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李作成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灵活运用谋略,绕到敌人侧后方,与敌人展开激战,把敌人打得节节败退。在追击敌人的战斗中,敌人设置一道铁丝网,阻挡我军前进,情况紧急中,李作成徒手扒开敌人铁丝网,与通信员用铁锹挖开通道,率领部队钻过敌人铁丝网,全歼敌军。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在这次战斗中,李作成多处负伤,也曾一个人对敌数十人,遭遇敌人近距离堵面战斗,但都被李作成过硬的军事素质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一一击退,直到率部将敌全歼(最终歼敌294人,俘敌4人),为我军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作成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曾率部在敌境战斗26个日日夜夜,其间大小战斗不下数十次,敌境环境恶劣,地势险要,加之人生地不熟,其战斗危险可想而知。虽我军也付出了牺牲,但都被李作成率部克服所有困难,直到战斗结束,胜利回国。战斗结束后,李作成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军委命名为“尖刀英雄连”,李作成则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我是益阳市人,据后来民间网传小道消息,在我国与越南对峙的十年、李作成升任某边防军机动作战师师长其间,越军闻李作成大名皆肝胆俱裂,闻风而逃,至今心有余悸。也难怪李作成这种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经验丰富的铁血将军,其作战谋略与战斗意志自然威振敌胆,令敌胆寒、后怕也不为过。

李作成自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的数十年间,由于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得到了中央军委与全国人民的认可。职务一路攀升,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某边防机动作战师师长、43军副军长、军长、成都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司令、陆军司令,直到今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上将参谋长,其间之各级军事基层之磨练可说足够丰富,也有过人的指挥本领。

签于李作成将军的岀色表现,时下称益阳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当当之无愧,也是名正言顺,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