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一般都把他看作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物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怎么没有吴起?他一生可是没有打过败仗的啊?

关于战国时期,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司马迁记叙六国的分法,选取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开始记叙六国史事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怎么没有吴起?他一生可是没有打过败仗的啊?

另一种是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战国四大名将,把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分封韩魏赵为诸侯,作为战国时期开始,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

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怎么没有吴起?他一生可是没有打过败仗的啊?

一、战国四将之说,最早见于学生识字课本《千字文》

战国四将的称谓,来自于南梁周兴嗣(?--公元521年)的《千字文》: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

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白起生卒年为:?-公元前257年。

王翦生卒年为:生卒年不详,基本与白起同时。

廉颇生卒年为:生卒年不详,基本与白起同时。

李牧生卒年为:?-公元前229年。

从《千字文》选取的四将,都是战国末期秦灭六国时期的将领。而吴起生卒年为:公元前440年-前381年,比上述四将要早将近200年。

战国初期的吴起、孙膑、乐毅、田单等将领的军事才能不一定比末期四将差。但《千字文》是古代学生的识字课本,注重押韵、对仗、不重字即可,而非历史教科书。所以在总结历史将领的才干、军功等方面不具有权威性。

二、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采用了司马光的分法,即前403年为战国。

这样,起翦颇牧,就成了战国四将。

三、战国四大名将,并非意味着战国最杰出的四位将领,而只是秦灭六国时期的名将。

如春秋末战国初的吴起,从秦国手中夺取河西之地,多次打败秦军和魏军,吴起一生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余是平手,无一败绩,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吴起还著有《吴起兵法》一部,可算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的军事天才;还是有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是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大家,受到历代好评,并被列为"武庙十哲"。

但只因《千字文》的影响和局限,反而战国四将中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