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驷就是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赢驷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的国君,是秦国崛起统一天下的关健性国君之一,是秦国历史上顶顶有名的贤君,是开启酷刑对待功臣的第一人。
秦惠文王在位27年秦孝公之子,是秦国历史上重要的27年,秦惠文王当政期间,一改秦孝公时期的颓势,利用商鞅变法积聚的国力,重用贤人名臣,北破义渠,西收巴蜀,东出函谷,南占商於,为秦国开疆拓土,为百年之后的秦始皇统一天下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秦惠文王在位期是秦孝公之子,做了哪些事呢?
一、文治
1、车裂商鞅,独揽大权。
商鞅是秦国变法富国强兵的首要功臣,在秦国变法18年,秦国无论朝堂之上,还是民间之下,都受到商鞅变法的影响,世人皆知秦国有商鞅,而不知秦国有国君,商鞅不仅仅是变法,而且触及到秦国的方方面面,成为秦国权力最大的权臣,秦惠文王即位之初,为了夺回大权、树立威信,以残酷的刑法车裂商鞅,开启酷刑对待功臣的先例,要知道以往的君主杀功臣不过是赐死这种体面的死法。
2、迎合守旧,维持变法。
打着迎合守旧的旗号,继续维持变法,当所有人以为赢驷杀商鞅后,会废除新法,但赢驷仍然选择维持变法,理由很简单,变法让秦国强大,这是一项良好的政策,并不因为商鞅之死而废除,为秦国强大起到承上启下的任用。
3、重用贤良,选拔人才。
秦惠文王赢驷是自秦孝公之后,最善于选拔和任用人才的贤君,而且还不拘一格,既重用秦人,又重用六国之人,而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才能,秦惠文王重用的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都为秦国崛起立下汗马功劳,公孙衍破魏国,夺河西之地,张仪连横为秦国争取政治支持,魏章击败楚国,占领汉中之地,司马错平定巴蜀。
4、合纵连横,周旋六国。
赢驷重用张仪,在军事手段之外采用政治手段为秦国争取政治支持,破坏反秦同盟,拉拢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与六国周旋,为军事手段对付六国创造政治条件。
二、武功
1、北破义渠。
义渠是游牧民族,匈奴的分支,赢驷利用烧掉草场来对付义渠,使义渠无法接近秦国边境,后利内义渠内乱,大举击破义渠,迫使义渠称臣,并占领大批义渠领土。
2、西收巴蜀。
赢驷就司马错与张仪的争论中,采用司马错之策攻蜀,大破蜀军于葭萌关,灭亡蜀国。之后又攻占了巴国,占领了位于秦岭以南的巴蜀之地,将巴蜀之地纳入秦国领土,成为秦国的后方基本与粮仓,为秦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3、夺取河西,兵出函谷。
秦孝公一生东进,却始终受挫于魏国,除了形势使然,秦国在孝公时代还不是很强大,到秦惠文王赢驷当政时期,商鞅变法初显成效,赢驷任命公孙衍大败魏军,夺取河西之地,并在黄河以东建立前进的基地,为进一步东进创造条件。
4、南占商於。
商於是今天陕西商洛,位于秦岭南边,与楚国交界的地带,赢驷先让张仪诱使楚国攻秦,并在商於击败楚军,夺占了商於之地,使秦国的巴蜀、汉中、关中连成一片。
秦惠文王赢驷在位期间,文汉武功显赫,是自商鞅变法后,首度使用变法成果为秦国获取大量利益,为之后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秦孝公、秦昭襄王、秦始皇一起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四大功君(有功之国君)之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