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百科揭密先生邀虞允文墓!
虞允文,字彬父,原籍隆州仁寿(今四川眉山仁寿县),北宋亡后,为避战乱,迁居崇仁二都(今江西崇仁县),绍兴年间进士。宋史说他,姿雄伟,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出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虞允文墓;许国之志,炳如丹青,孜孜忠勤无二;食而观书,为文立成,不雕而工,诗书俱精。
公元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虞允文墓,靠杀戮夺位的金主完颜亮领兵南侵,准备一举灭亡南宋,大军渡过淮河,宋帝国江淮军区司令王权的部队,望风而逃。金军毫无阻挡的到达长江北岸的和州(安徽和县),完颜亮命令准备船只渡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南宋中央政府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命到前方劳军,适时抵达长江南岸的釆石(今马鞍山境内)。此时一片混乱,人民逃走一空,因无主帅,败兵乱卒四处游荡,人心惶惶。虞将他们集结起来,自任统帅,激励斗志,沿江布防。刚毕,金军已经渡江,抢岸登陆。允文指挥他收拢的乌合之众,分水陆两路,作殊死抵抗。金军善骑马,不善驾船,大批战舰被击沉,已登陆的金军因无而援而被歼,全线崩溃。完颜亮怒不可遏,杀死逃回的士兵,放弃和州,东进至瓜州(江苏境),虞允文亦率部向下游移动至瓜州对岸的京口,做防御准备。这时完颜亮得知老巢东京(辽宁辽阳)叛变的消息,使他气的发疯,依常理应回兵平叛,但他因疯而失理智,强令部下渡江,违令者斩,大批部众逃亡,投奔新主,余部爆发兵变,杀死完颜亮,撤军而去。
釆石之战,宋亊转危为安,使江南百姓免遭涂炭,让南宋晚灭亡了一百多年,虞允文立有大功。以一介文人,在畏敌如虎,闻风丧胆的危局中挽狅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千古罕有,虞允文是南宋官场上下,苟且偷安,逃往临安,仍西湖歌舞,暖风醉曛,不思复土,蝇蝇苟苟,㳕污天空里的一颗明星,是文人楷模,民族英雄。
位于四川盆地的资中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四川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的资中,当然也诞生了无数历史名人。
饶少伟饶少伟,字亚欧,1908年生于四川资中狮子山乡。自幼家境富裕的饶少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26年,响应北伐的四川军阀刘文辉将军官传习所改编为第24军军事政治学校,饶少伟投笔从戎,考入了这所军校,成为一名学员。1928年毕业后,饶少伟成为24军一名少尉排长。
在四川军阀混战之中,饶少伟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积功升至上尉连长。1931年,饶少伟考入陆军大学第十期,接受了系统的军校教育。1935年陆大毕业后,饶少伟被派至薛岳的第五军担任中校参谋。因才干出众,受到了薛岳的赏识。
全面抗战爆发后,饶少伟所部也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7月9日,饶少伟被晋升为陆军步兵上校。抗战的前几年,饶少伟一直作为参谋人员,协助薛岳指挥了多场重大战役。1943年6月,饶少伟被任命为暂编第54师师长,驻守长沙望城坡,曾率部参与著名的常德会战。
1944年5月,著名的豫湘桂会战爆发,日军势如破竹,国民党数十万大军一触即溃,直到入日军数万大军面对衡阳时,才真正遇到真正强力的抵抗。而饶少伟就率部参加了方先觉指挥的衡阳保卫战。在坚守衡阳47天力竭后,饶少伟随同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投降日寇。不过很快,饶少伟就逃了出去。
抗战胜利后,饶少伟先后担任了第六军官总队总队长、整编第四师副师长、整编第六十九师副师长等职。1946年12月,因参加内战,饶少伟在江苏宿迁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饶少伟曾任湖南省政协委员、人民政府参事等职,1979年去世。
骆成骧骆成骧,字公骕,1865年生于四川资中。骆成骧自幼聪颖,先后在锦江书院、成都尊经书院等地学习,1893年曾中乡试第三名举人。清光绪二十一年,即公元1895年,中进士后的骆成骧参加殿试,受到光绪帝赏识,被“钦定第一”,成为了四川在清代的唯一一名状元。
成为头名状元后,骆成骧曾担任翰林院编修、山西提学使、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等职,1906年曾赴日本考察宪政。辛亥革命胜利后,骆成骧曾当选为四川省临时议会议长、四川筹赈局督办等职。虽然是旧式科举的状元,但是骆成骧思想开明,清廉自守,是著名的“穷状元”。
骆成骧的一生几乎一直在与教育打交道,先后曾在四川法政学校、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等处任教。他并参与四川高等学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大学的筹备,并担任校长。1926年,61岁的骆成骧在成都病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