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1612年——1705年),原名苏茉儿,是大清朝孝庄文皇后的贴身侍女,她出身于普通的蒙古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到满清的世界,逐渐成长为最受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信任的人,称她为“大清第一侍女”毫不夸张苏麻喇姑和康熙。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苏麻喇姑和康熙,苏麻喇姑以耄耋之年的高龄去世,走完了自己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康熙皇帝按照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身后的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葬于一处。
追朔到满清刚刚入关时,不仅时局不稳,百废待兴,而且京津一带还有一种疾病,让所有人闻之色变,这种疾病就是“天花”苏麻喇姑和康熙。那会的医疗条件简陋,别说是庶民百姓,即便是皇亲贵胄,如果不幸患了天花,也难逃一死。
1654年5月,康熙帝玄烨出生于景仁宫。由于他的生母地位不高,而且也不受顺治帝宠幸,加之皇宫中天花肆虐。所以,幼小的玄烨就被安排出宫避祸,终日只能和乳母相伴。可惜!两岁的玄烨,还是染上了天花病。
孝庄太后听闻,非常着急,身为祖母的孝庄,心系玄烨的安危,担心保姆们粗手笨脚,照顾不周。于是,她委派跟随自己多年的侍女苏麻喇姑,亲自前去悉心照料玄烨。
这样,苏麻喇姑开始走进了康熙的记忆,在她的照料下,玄烨竟然奇迹般的康复了。这件事引起了顺治帝和孝庄太后的关注,毕竟,天花能够康复,说明此子天命不凡。
而对年幼的康熙而言,苏麻喇姑不仅是他的恩人,还是他和祖母的纽带。事实上,苏麻喇姑成为少年康熙的启蒙老师,正是在苏麻喇姑的谆谆教导和鼓励下,康熙从小就对读书一直保持着很浓厚的兴趣。
康熙晚年曾说:“世祖章皇帝(顺治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可见,尽管康熙虽为千古一帝,但他的幼年着实不幸福,而那段岁月中,苏麻喇姑对他的陪伴,成为了最宝贵的记忆,终身难以忘怀。
康熙二十六年,影响了大清三代帝王的孝庄太后在慈宁宫溘然长逝。此时的苏麻喇姑,也已经是76岁的老人,面对主人孝庄的离去,她悲恸万分,从此深居于后宫一隅,几不出户。
康熙皇帝感念苏麻喇姑曾经对祖母和自己的照料,市常前来探望。后来,为了排解她的寂寞和孤苦,康熙帝索性把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裪,交由苏麻喇姑来抚养。
按照清朝的祖制,能有资格抚育皇子的,必须是妃位以上的后宫嫔妃方可。出身低微的苏麻喇姑,能够得到这样的殊荣,可见,在康熙的心中,对她充分信赖。至于说,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对苏麻喇姑动了爱慕之情,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杜撰了。
1705年,长寿的苏麻喇姑,没有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当时的康熙帝,并不在皇宫中,他得知消息后立即下谕各皇子,要求:
“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
同时,康熙开始迅速返京,希望能够再看苏麻喇姑最后一面。当他发现不能如期赶回时,再次下旨:
“宫内再留七日”。
可见,康熙帝对于苏麻喇姑的敬重和情意是何等厚重。
欢迎关注:文史不假
苏麻喇姑是孝庄的皇太后的陪嫁侍女,也是康熙的祖母辈,是个颇有见识的传奇女子。不过,历史上的苏麻喇姑终身未嫁,却晚年时却帮康熙抚养了皇子胤裪。要理解这一问题,还得从苏麻喇姑对康熙的恩情讲起。
清朝时,天花还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须知,整个清代,便有顺治、同治两位皇帝死于天花。当时,一旦流行起天花,皇室成员便会搬出皇宫“避痘”。在顺治朝时,年幼的玄烨便有过这样的经历。
玄烨离宫别居后,孝庄皇太后十分惦念,便选派了苏麻喇姑去照顾和启蒙玄烨。由于苏麻喇姑早年就追随孝庄,颇有见识,而且又精通蒙、满文字,便在照顾玄烨起居的同时,还教这个皇子读书写字。此事在《啸亭杂录·苏麻喇姑》中曾有记载,称“(玄烨)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玄烨登基后,最尊敬的便是孝庄皇太后,而孝庄死后,他便对原本就很尊敬的苏麻喇姑更加尊重。这份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后来,康熙见苏麻喇姑晚年孤苦无依,便把自己的一个皇子交由其抚养,而这个皇子便是胤裪。
按照清朝的规定,庶妃是没有资格抚养皇子的,而胤裪的生母身份低微,只能看着儿子被领走,交由她人抚养。就这样,胤裪便跟苏麻喇姑生活了。康熙此举,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来是想让胤裪来陪伴苏麻喇姑,以免得这位老人孤独;二来是觉得苏麻喇姑睿智过人,能够尽心尽力的培养好皇子。
历史上的苏麻喇姑颇为长寿,活了九十多岁,这在清宫中非常少见。可以说,苏麻喇姑对康熙是有恩的,而康熙对这个老祖母也十分尊重,这才使得这个终身未嫁的宫女,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过得安宁而祥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