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人的日常饮食品种没有现在丰富,但也有现在难以享受到的中国汉朝历史。我来简单聊一聊。
汉朝人一般一日两餐中国汉朝历史。晁错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第一次进餐在上午八九点,曰“朝食”;第二次进餐在下午三五点钟,叫“餔食”。
汉朝的主食,大略有饼中国汉朝历史、饭、粥三种。饼有蒸、煮、烤等加工方法。迟至东汉中后期,“胡饼”在京城洛阳已经流行。胡饼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烤制,东汉末年,赵岐避难河间、北海,常在市肆贩卖胡饼,说明胡饼已在民间广泛传播。
汉朝的饭,基本是用黍、稷、麦、菽、稻、粟、麻等制作的干饭,也称作“糒”或“糗”,有时候也在饭中加干果调味。
汉朝的粥和今天一样,也是在粮食中掺水熬成,也有把麦等磨碎做粥的。
汉朝的瓜果蔬菜汉朝人工栽培的蔬菜约有二十多种。葵、藿、薤、葱、韭等五种常见蔬菜称之为“五菜”。此外还有莲藕、笋、芥、芹、芋、菘、葫芦、蔓菁、菠菜等。龚遂在渤海郡经过实践,统计出一个人至少需要薤一百棵、葱五十棵、韭一畦。
张骞通西域后,又从西域传入了香菜、大蒜、葡萄、石榴、黄瓜等蔬菜和水果。
汉朝的肉食家养的畜类主要有马、牛、羊、猪、狗等,既有圈养,也有放养。野生的鹿、麋、彘、豺、狼、兔、豹、獐、狸、熊、虎,也是人们的猎食对象,汉朝人吃的野味比现代多很多,豺狼都可以吃。汉画像石刻、汉墓壁画中,狩猎的画像很多。
鸡是最重要的家禽,此外还有鸭、鹅。野生的飞禽主要有雉、雁、鸽、麻雀、鹌鹑、鹧鸪、鹄、鹤、鸠等,这些都是人们猎食的对象。禽蛋也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汉墓中曾发现带有“卵笥”标牌的竹笥和变质的禽蛋。
鱼类也是人民嗜好的佳肴。汉朝已经开始较大规模地利用陂塘养鱼。人们还捕捉江海湖泊中的鱼、鳖、螺、蚌、蛤等,方法有线钓、网捞等。
其实东汉、西汉都是后人的史称。
汉朝是指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后220年,只是中间由于王莽乱政,篡权夺位建立新朝是公元后8年到23年。所以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后8年为西汉。是由刘邦打败项羽后建立的政权。首都在长安。相对靠西边,所以后来就叫西汉。而自从第7代武帝以后政治混乱,开始衰落。外亲王莽终于在公元后4年开始掌权。终于在8年创建了新朝(8--23)。但由于王莽搞的政治改革很急速,并且不合现实(实行周朝的政治)等等,各地发生混乱。这时刘秀(西汉高祖9代的孙子)在武汉举兵再昆阳打败了王莽。25年登上帝位。使汉室又一次兴起。定都洛阳。在一次建立汉朝,相对靠东边,所以后来就叫东汉(25--220)。所以今天就有了西汉和东汉之分。诸葛亮在出师表上也分别叫为先汉和后汉。
西汉,汗高祖刘邦建国,这样西汉就建立了,但是又被犬戎这个少数民族所灭,然后汉朝的后裔,汉光武帝,刘秀,又在中国南方建立的汉王朝,史称东汉。东汉王朝势力已经大不如西汉,跟本没有能力实现统一,然后就有很多的军事割据势力的出现,这些军事割据不断征战不断出现局部的统一,东汉王朝也慢满的推出了历史的舞台,最后也就只剩下了三个军事割据了,我想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吧!
汉朝(前202年 - 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短暂的自立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份,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朝代史中。
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汉帝国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与印度的孔雀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汉朝统治时期所确立的社会与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到现在,中国人仍然称呼自己为“汉人”,而中华民族中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原部族集团亦慢慢被统称为“汉族”,其文字系统亦称为“汉字”。
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根据五德始终说,定正朔为水德,到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