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年7月7日,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首都长安的皇宫北门玄武门发动了一场夺权政变李建成女儿。
政变中他设计杀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李建成女儿,自立为皇太子,逼当时的皇帝李渊退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在这场政变中李建成女儿,p李世民在后来如愿以偿当了皇帝,而失败的一方李建成和李元吉毫无疑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先说原来的皇子李建成。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也是明正言顺的皇太子。他深知自己作为文官,功劳和威望都不抵带兵打仗弟弟李世民。
而李世民握有兵权,也有取自己而代之之意,所以他深感危机,便先下手为强,联合李元吉排挤陷害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反杀。
做了这样的事,李世民自然不会放过他和他的家人。死后李建成的头颅被割下示众,后来虽然被追赠了皇太子,但是也是被安上了“隐”这个有贬义的谥号。
他的家属女眷更是被杀的杀被卖的卖,还有的被收入宫中。五个儿子全部被杀,只有女儿得以幸免。
李建成第二女,名婉顺,字尪娘,李世民按公主的封制封她闻喜县主。另一个女儿也被封为乐陵县主。据说李建成有五个女儿,其余女儿史料不详。
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倒是没有在玄武门之变后受到李世民伤害。她寡居在长乐门,抚养没长大的孤女。
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郑观音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在她死后,葬礼很是隆重,李世民也是亲自哀悼。墓志铭也是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
在那种背景下,郑观音也算是幸运的,没有受到过多的威胁,享受了自己的暮年,而且身后留下了美名。尤其在古代那种注重自己身后名声的情况下,郑观音的好名声显得尤为可贵。再来说说李元吉。李元吉原来是自告奋勇去刺杀李世民的,后来被李建成拦下了。玄武门之变,他和李建成一起被杀。
李世民斩草除根,也是把他五个儿子一并处死。与李建成的的妻子不同,杨氏被后来李世民霸占,纳入了后宫,被称为“巢剌王妃”。
如果不是魏征等人力谏,杨氏还很有可能被李世民立为皇后。其实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后霸占杨氏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一方面,李元吉的妻子不是一般人,她出身高贵,是弘农杨氏后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自然是非常需要拉拢弘农杨氏这个显赫家族的,这是政治需要。
另一方面,野史记载,李世民和杨氏早就互生情愫,默默喜欢,两人常常眉目传情。当然这种说法不好说站不站的住脚,毕竟李世民是一个政治家,应该不会不要江山只要美人。
但是无论怎么说由于李世民霸占杨氏确实是乱伦的行为,所以历史上对杨氏评价也比较不堪入目。这个角度来讲,杨氏的遭遇确实比李建成之妻郑观音要惨。
李世民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后来也是一代明君,他开启了贞观之治,为唐朝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玄武门之变仍是其人生的一个污点,尤其是后来的杀死弟弟后还霸占弟妹更是让他在历史上都遭到诟病。
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他们的妻子一个寡居孤老至死尚且说的过去,另一个被霸占纳入后宫就显得有辱尊严了。
李渊进入长安后,让李建成与李世民率军驻扎在长安城四面。李渊与众文武拥立代王杨侑为天子,尊杨广为太上皇,改元义宁。杨侑封李渊为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并许建成开府自置僚属。
义宁二年(618年),李建成被封为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率领李世民等十万(一说七万)兵马向东略地,伺机夺取洛阳。四月,李建成回到长安,隋恭帝杨侑封李建成为尚书令。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杨广,不久之后,隋恭帝杨侑让位李渊,李渊称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
武德二年(619年),司竹盗贼祝山海作乱,自称护乡公,李建成率领桑显和前往将其平定。[四月,凉州人安兴贵擒获凉王李轨,率众以河西诸郡向唐朝投降,李建成奉命前往原州接应。
武德三年(620年),刘武周被击败后逃往突厥,七月,李渊令李世民征讨王世充,令李建成镇守蒲州,防备突厥。
武德四年(621年),稽胡酋帅刘仚成拥众数万作乱边疆,李建成率军前往征讨。李建成率军于鄜州与刘仚成军相遇,李建成合兵与刘仚成交战,大破刘仚成,斩首百余级,俘虏一千多人。 李建成放走各稽胡首领几十人,让他们回到部落招降其他首领,刘仚成得知后与其他首领前来请降,李建成见这些部落民族兵马太多,害怕他们将来再次作乱,于是准备将他们全部杀死,消息泄漏,刘仚成逃往梁师都那里。李建成处死稽胡降兵六千余人。
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后,逃往突厥。六月,刘黑闼引突厥军作乱山东。魏征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征的建议,请求去征讨刘黑闼。于是李渊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军前往,十二月,李建成于魏州大获全胜,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六年(623年),七月突厥颉利侵犯朔州,李渊派遣李建成和李世民驻兵并州防备。 九月,突厥退兵,李建成班师回朝。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事变,为李世民所射杀,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