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正月初三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后周大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大军从开封出发,准备北上抗击辽河北汉的联合进攻。大军走了40里路,晚上在陈桥驿宿营。赵匡胤酒足饭饱之后就睡下了,半夜里,他突然被一阵喧哗声吵醒,众将领不由分说,便把一件黄袍披在她的身上,拥立他为皇帝。于是部队回开封,后周小皇帝柴宗训被迫退位,赵匡胤登基,改国号为宋,这就是宋太祖。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陈桥兵变被称为最成功的兵变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赵匡胤与将领们进行了精心谋划。在赵普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赵光义等人的参与下,部队的各种准备工作在有序的进行。跟随赵匡胤出发的将领和留在开封把手城门的将领都有明确的分工。

其次在舆论方面做了精心准备,边境州郡发来紧急文告,报告辽河北汉联合发兵进犯边境,实际上纯属子虚乌有。等到陈桥兵变成功后,边境警报自动解除,但这种警报为北周把军队指挥权交给赵匡胤,进而进行部队的调动和逼宫提供了机会。

再次保密工作做的完美。在陈桥兵变发生的前几天,开封的老百姓在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可能要发生兵变。但是宫中的小皇帝和年轻的皇太后浑然不知,当朝的三个宰相也居然不知道。百官当中也没有谁上朝奏报,要防止可能的兵变。

最后,政变几乎没有死人,当赵匡胤率领大军返回开封时,各大城门早已开门迎接。赵匡胤和各位政变将领进入皇宫也没有受到阻拦。除了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一家被杀外,开封没有死一个人。

在中国古代的所有政变中,陈桥兵变堪称完美。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陈桥兵变,应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照猫画虎。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又称黄袍加身,是效仿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郭威出身寒微,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加入后唐庄宗李存勖亲军。后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因功高盖主,受到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郭威发动兵变,攻破开封,推翻后汉隐帝,不久率军抵御契丹,在澶州受部将推戴,黄袍加身。当时,赵匡胤只是郭威手下一个小小的将领,参与了郭威“黄袍加身”的过程,虽然在这次事件中他却始终都是一个毫不知情的配角,但学到了经验。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第二句话是趁你病,要你命。一代明主周世宗柴荣死后,后周皇位继承人只有七岁,其母付太后也没有主见,于是大权在手的丞相范质思前想后只有赵匡胤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委任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升任殿前都点检统帅全国兵马。赵匡胤于是就有了发生兵变最大的资本。

第三句话机会都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宋朝历史的记载中,陈桥兵变是一场没有预谋、不流血的兵变,赵匡胤在兵变前是毫不知情,是被将士拥立的。但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发现,陈桥兵变大有疑点,赵匡胤并不是如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毫不知情,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抢班夺权的兵变,而且非常成功,几乎称得上兵不血刃。赵匡胤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而且本事很大,号称“一条哨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赵匡胤这人会做人。他和禁军各个首领关系处的特别好。很多人和他成了拜把子的兄弟,号称“义社十兄弟”。同时,他身边还有一个能人,那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试想一下,枪有了,人有了,机会也来了,陈桥兵变如果不成功,老天就太不开眼了。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跟不少小伙伴们一样,一直觉得“陈桥兵变”这事儿,要说赵大事先一点儿都不知情的话,这未免实在是太假了、也太挑战大家的智商了。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兵变、造反、当皇帝这么大的事儿,你当是儿戏,若说事先没个策划,不规划一下内应、退路,怎么看,都让人感觉这流程,相当不合理嘛。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不过就像现在网络上很多事件一样,甭管官方后来如何澄清、公告,可事后还是出现了不少阴谋论的声音。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那么我们在看“陈桥兵变”这件事儿的时候,会不会也是先入为主,已经不自觉地跟着古人,进入了阴谋论的领域之中了呢?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关于赵匡胤事前应该知道并参与策划兵变的说法,网上已经有过不少论述,那么我们回过头去看另外一点,那就是有没有可能,当时触发陈桥兵变的,确实是一件我们忽略了的偶然事件。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宋史》之中,在描述陈桥兵变之前,有这么一个看似非常玄妙的细节,陈桥兵变前一天,大军止在陈桥驿,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天文景观,那一天,天空之中竟然出现了两个太阳: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这事儿不少后人曾觉得,这种异象不过是赵宋当年,发动政变之后,事后为了遮羞、掩盖兵变的一个槽点不少的噱头。

两个太阳

比如说史书上经常可见的那些套路,某某人要当皇帝了,太阳、月亮、星星甚至鸟、兽、神龙、凤凰都会前来插一杠子,凑凑热闹,无外乎将一件本来拿不到台面儿上的事儿,吹嘘得神乎其神,骗骗自己、也唬唬后人罢了。

天上会有俩太阳,骗鬼的吧。

然而,现实当中,这事儿还真是啪啪地打脸呀,天上俩太阳这事儿,不难发现,还真的是真实存在的。

咱们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近些年发生的不少双日天文奇观:

2012年3月3日,台湾媒体就在澎湖上空拍到了两个太阳的景象。

2019年8月2日,在庐山,就有游客在观日出时惊喜地拍到了“双日同辉”景象。

2019年12月1日,网友在齐齐哈尔龙沙公园拍到了两个太阳的奇观。

2020年10月20日,河北石家庄有市民在天上也拍到了两个太阳。

对于这种自然景观,如今早已被科学洗礼的现代人,自然多是见怪不怪了,随之而来的各种科学解释,更是让人觉得不明觉厉。

但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当时,思想相当迷信的古人,如果他们突然看到了这种情况,会是啥反应,毕竟有句老话叫做: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对于双日并起,甚至多日同升这种情况,不仅古人曾经见过,而且还总结了一套看似很有道理的解释:

《春秋.运斗枢》曰:“主弱,公侯狡猾,起莫能匡,则日并照。”

《春秋纬》曰:“三日并出,天子黜。”又曰:“数日并出,两主争。”

千万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想象力,古人虽然缺乏科学知识,但想象力比现代人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很容易将天上发生的异象,联想为将来要发生预兆。

当时的军队上下都看到了这个奇观,对于很多人来说,俩太阳这事儿,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不少人都陷入了困惑当中,上天要搞这一出,到底是想干啥?

而结合先前京师流传甚广的“点检作”,就不难让人产生了相当有想法的故事了。

军中的星术专家苗训随后便问楚昭辅,大哥,你怎么看?

楚昭辅虽说是个文化人,但大家都是古人,谁也跳不进科学的圈子里,绕来绕去,还不是那么一句老话,,依我看,要出大事。

最终,一传十,十传百,双日并升的自然景象,让整个驻扎在陈桥驿的军队上下人等,全都心态发生了变化。

王朝里面,谁最大,天子最大,可天子也得听老天爷的呀,如今天象都这么明显了,张老三说了:

“大太阳压小太阳,小太阳那还不是皇......”

“那大太阳呢?”

天意已经昭现了,富贵就在眼前的事儿,谁还不争着去表现,这事儿不单单是扯块黄布的事儿,按理说是有高风险、掉脑袋的造反活。

可上天都已经升来俩太阳,疯狂暗示了,咱还怕啥?

于是,历史上最具扑朔迷离的事儿——“陈桥兵变”发生了,虽然赵匡胤事后百般叫苦,亲们,我真不是故意的。

但当时没人信,后来也不会有人信。只不过,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却不难发现。

就在“陈桥兵变”发生的前一天,或许,那个双日现象,所起的作用,或许并没有我们想中的那样,可有可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