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汉啊!五六年契尔年科,苏联接收的一条意大利无畏级战列舰,原名凯撒,更名后叫新罗西斯克号,因至今不明的原因爆炸,然后还处置失当,造成苏联红海军中参加过二战的很多功勋水兵的重大牺牲,导致库兹涅佐夫元帅被解除海军司令职务,由戈尔什科夫接任,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红海军建设时代,基本上可以说,苏联海军就是戈尔什科夫一手缔造,在红马汉接手前几十年,苏联没来得及发展海军,到八五年他离开这个位置,苏联又进入了解体倒记时,所以苏联红海军真正的发展,就是他在职的这三十年。

契尔年科:戈尔什科夫对前苏海军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契尔年科:戈尔什科夫对前苏海军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契尔年科:戈尔什科夫对前苏海军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戈尔什科夫在职这三十年,历任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四位苏联领导人时期,这说明这家伙情商相当之高,苏联高层运动倾轧可一点都不少,这都能被他当成铁打的海军司令,流水的总书记,真的得说他为官之道无与伦比的娴熟契尔年科。但就此认为戈尔什科夫是个政客官僚却也不对,因为他同时还是个干货满满的红海军司令,之所以称他为红色马汉,原因在于他提出了二十世纪国家海权的核心思想的战略思路,(我们国家的海军建设,至今深受其影响,并受益非浅。)这是大战略方针,有点务虚,所以他还有对苏联红海军具体的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且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他上台之初,赫鲁晓夫在任,迷信导弹万能,又喜欢传统的高层意志干涉具体事务,坚持外行领导内行,要裁撤大海军发展计划,戈尔什科夫没有去干强项令的事,反正海军建设本身也是需要慢慢来的事,没有去争大海军发展,只是提出先发展潜艇这么一个总书记可以接受的计划先做着,其实这也是他均衡发展海军的一部分工作,在四任总书记手下,他都虚心接受领导,从来没有提出过庞大的海军建设计划,都是把计划里某一个小部分拿出来跟领导商量,就这么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渐建设起苏联大海军。

六二年契尔年科,古巴危机,美国下决心要挖掉后花园这颗毒瘤,海空封锁古巴,苏联除了开条巡洋舰拖着大伊万出来恫吓世界,其实一点作用都不起,因为根本没有一支足以远洋作战的海军舰队,最后只得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然而过了十一年,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苏联支持的埃及一方,有一个兵团被围,自己突围无望,苏联准备直接插手亲自下场,就在地中海从埃及方向登陆作战,美国则必需支持以色列,调遣原地中海一支航母编队,直布罗陀以西两支航母编队赶来与苏联海军88艘舰船(高峰时期达98艘)对峙,与62年古巴危机不同,这时的苏联海军,自己也有不及美国海军的定位,但同时也已经具备了可以利用常规武器,在地中海这个特殊地区,与美国海军三支航母编队同归于尽的实力,所以这一次,苏联一直在宣称的演习当中包围美国舰队,并始终保持首轮反舰导弹对美国舰队全覆盖的船位,美国决定后退一步,让以色列撤围,自己先调走一支航母编队,但是苏联海军继续对留下来的两支编队做攻击演习,美国不得已,只得连这两支编队也撤出地中海,由此,苏联由一支初具雏形的大海军开始,由这次地中海对峙开始,走向全球战略攻势的全胜时期。

这一切,都离不开红色马汉戈尔什科夫元帅,对苏联海军有系统完整的建设方案,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落实到位,这就是戈尔什科夫对苏联海军的巨大影响和贡献。

苏联时期,曾经有过一个闻名中外的情报机构,那就是克格勃,克格勃全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于1954年3月13日,于1991年11月被取消。克格勃的前身是“契卡”和“内务部”,克格勃既对内进行侦查,也对外进行间谍活动,与英国军情六处、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

契尔年科:戈尔什科夫对前苏海军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契尔年科:戈尔什科夫对前苏海军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克格勃历史上著名的领导人有两位,一位是安德罗波夫,另一位是贝利亚,安德罗波夫后来成为了苏联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则被处死了。

契尔年科:戈尔什科夫对前苏海军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在前苏联,克格勃曾经充当了苏联政权稳定的加护器,在内外等多个方面开展情报和反间谍活动,普京就曾经就职于克格勃,后来还被派到德国从事情报工作。

不过在苏联解体之前,克格勃领导人克留奇科夫参与了挽救苏联的“八一九政变”,也正是因为这次政变,将整个克格勃带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政变只持续了不到三天就失败了,克格勃也因为领导人的参与而使得自身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政变失败后,克格勃内部的苏共组织被勒令解散,克格勃的组织也被分成了多个小块,各项业务也被进行了拆分,对外情报业务给了对外情报总局,安保和监听则给了联邦保卫局和信息局,不过克格勃的主体还是存在的,就是现在的联邦安全局。

虽然在规模上已经无法和克格勃时期相比,但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还是在反恐、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克格勃就像苏联的儿子一与苏联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克格勃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有一点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克格勃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像《古拉格群岛》里面描写的恐怖的场景,而不全是培养了普京那样的杰出人物。

历史随风去,只愿不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