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提问题的小伙伴脑洞真的好大好大康熙是谁的儿子!
首先历史上孝庄下嫁于多尔衮的确有不少野史康熙是谁的儿子,像同时期的抗清英雄张煌言就曾作诗,讽刺过清庭太后下嫁之事。虽然清庭正史并没有这些记载,但不确定是不是出于掩饰的考虑呢。
而且多尔衮最后从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康熙是谁的儿子,再到皇父摄政王,的确有点让人捉摸不透的意思。
我们就退一步说,不讨论多尔衮到底与孝庄有没有发生过奸情。就直接说孝庄为了保住儿子顺治的皇位,的确没羞没臊的跟多尔衮过了几年。
我们也不说历史多尔衮体弱多病,子嗣不兴,到死也就留下了一个女儿,说明生育能力很差的事实。
我们就说这两个真的没羞没臊的过了几年,的确孝庄怀孕了,要知道怀胎十月才可以生下,前提还是这个孩子不是哪吒,不然就是三年了。以最少十个月来看,当然也可以按早产儿九个月来看,也是大半年的时间。我宋安之就不相信孝庄身为一国之皇太后,总不可能躲起来偷偷的生孩子吧,肯定是在宫中,宫中那么多太监宫女见不到孝庄怀孕的迹象?孝庄儿子顺治大半年也不能见自己的母后?满族大臣也不能见皇太后了?
这么多人根本不可能不见孝庄的,如果真怀孕肯定会被人知道的,纸里终究包不住火的。
再看看多尔衮死后的下场,多尔衮死后,顺治为了稳住他的党羽,追封多尔衮为帝。结果几个月后顺治在孝庄还有当年一直效忠他父亲的两黄旗帮助之下,亲政成功,然后疯狂清算多尔衮,其中多尔衮的心腹苏克萨哈,见风使舵感觉不对劲为了自保,马上加入参劾多尔衮的大军之中,搞的死后的多尔衮狼狈不堪。直到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才为他平反。
这说明啥,说明多尔衮如日中天的时候,没人敢说什么。但是老虎变成了死老虎的时候,就是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这时候甚至昔日的心腹都会背叛你。
当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如果多尔衮真与孝庄有奸情,真的有爱情的结晶。这种事情会没有人说?不可能的!
当然可能还有人认为没人会说,但是明确给你说。不可能没人说的,首先怀孕生孩子这种长时间的事情,多尔衮做不到悄无声息的,如果他实力真那么恐怖,他也不至于死后那么快就被清算就被墙倒众人推的。其次肯定有人知道,而且还不少,怎么可能不传到顺治耳朵里呢?
大家猜年轻气盛的顺治知道了会怎么样?
会杀了这个爱情结晶的!甚至会迁怒孝庄身上的。
就算有人劝顺治家丑不可外扬,顺治暂时性留下这个爱情的结晶。那么也不可能在得天花将死之时,传位于这个多尔衮与孝庄的爱情结晶的。
更何况当时两黄旗为主的力量,一直是忠于皇太极的势力。当初多尔衮在皇太极猝死以后,想继承皇位,就是因为两黄旗坚持甚至不惜鱼死网破的要求必须是皇太极子嗣继位,所以才失败的,所以才有了顺治继位的。
如果顺治死时,要选择多尔衮与孝庄的爱情结晶继承皇位,不是皇太极的孙子,那么两黄旗也不会答应的!
所以这个假设问题,只能是脑洞很大!但是一点现实基础都是没有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清朝康熙的爷爷是皇太极。
皇太极(1592年一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个儿子,母为叶赫纳拉孟古,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外公是叶赫纳拉氏族酋长杨吉砮。
皇太极十二岁时,其母因病去世,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闲暇时爱读书学习。1618年,随父努尔哈赤进攻明军,献计用金兵假扮商人混进城中,里应外合拿下抚顺。1619年,参加萨尔浒之战,作战勇猛,屡建奇功,先后攻占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等关外重镇。
1626年,努尔哈赤因痈疽毒疮突发死亡,皇太极由诸多兄弟子侄共同协商推举继承汗位。继承汗位后,他大胆冲破祖宗法度和传统习惯的约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实行改革和调整,首先消弱权贵贝勒的权势,幽禁贝勒阿敏、贬斥贝勒莽古尔泰、拉拢贝勒代善,抑制四大贝勒轮流执政的特权,加强自身集权,瓦解了八王共治的局面,直接控制了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取得了大汗独尊的地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其次,努力着手解决尖锐的民族矛盾,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反对其父实行的对汉人‘’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政策,限制满族特权,缓和社会矛盾,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有所发展。再者,皇太极提出:‘’以武功戡战,以文教治世‘’的策略,俱令少年子弟读书,规定开科取士,大力组织翻译汉文典籍,逐步推行汉族统治制度,不断汲取汉族先进文化,尽量起用汉族知识分子,重用范文程,招降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畴等人,对他们封王进爵,宠荣备至。安定了民心,增强了国力,扩充了兵源,建立汉军八旗。
皇太极在国内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对外扩张侵略,他认为要战胜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鲜,1627年,命人率军入侵朝鲜,对朝不宣而战,朝鲜战败,迫使朝鲜签订《江都和约》,要求朝鲜与明廷断绝关系,每年向金遣使纳贡。1636年,皇太极向朝鲜发动第二次战争,朝鲜被迫投降,向清称臣,成为清的属国。
对蒙古,首先争取与察哈尔林丹汗不和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的归附,达成共同征讨林丹汗的协议,经过几次征战,林丹汗在青海大草滩出痘病死,其子额哲被俘虏,并从苏泰太后手中得到元代传国玉玺。为了笼络蒙古各部,皇太极采用联姻、赏赐、封官、定功的策略,转向崇奉喇嘛教,联系藏传佛教头领,取得了蒙古各部的支持和效忠。
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族,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战胜朝鲜、蒙古,解除了后顾威胁,开始对明朝的策略由高谈和议转为力主征伐,北京保卫战,他施展反间计,利用奸相温体仁,使得多疑猜忌的崇祯皇帝凌迟处死袁崇焕。松锦战役,利用兵部尚书陈新甲瞎指挥,御驾亲征,俘虏洪承畴,招降祖大寿,皇太极取得决定性胜利,完全控制了关外局势。
松锦战役,清兵胜利了,可皇太极的宠妃关睢宫宸妃海兰珠病逝,皇太极悲哀至极,忧伤过度,于1643年在宫中猝然病死,葬沈阳昭陵,庙号太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