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 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 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又名《吕览》吕氏春秋简介。 此书共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 160篇,20^万子。
由于《吕氏春秋》内容驳杂吕氏春秋简介,有 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 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 等将其列入杂家。
传说此书完稿后,吕 不韦将其公布在秦首都咸阳的城门上, 公告天下,只要有人能在书中增删一 字,就赏赐千金。这是“一字千金”的 典故。
《吕氏春秋》的12纪是全书的 大旨所在吕氏春秋简介,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 《春纪》、《夏纪》、《秋纪》、《冬 纪》。
每纪都是5篇,共60篇。《春 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 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 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 质问题。8览,现存63篇,显然脱去一 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 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 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
6论, 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吕氏春秋》深得后人好评。司 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东 汉高诱在给它作注时说它“大出诸子之 右”。但客观地说,《吕氏春秋》不是 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更重要的是资料价值,它保存 了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 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 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其 他书中所没有的。
《吕氏春秋》的注释本有清朝人 毕沅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 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可以 作为参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