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宋徽宗赵佶,北宋书画家,在位25年。靖康二年(1127年),徽、 钦二帝被俘北上,软禁于今辽宁昌图,后迁往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 天会13年(1135年)4月,病死于五国城。照当地习俗火葬。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并以画作为科举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选录绘画人才,曾激发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另外,赵佶独创了书法艺术“瘦金体”,挺拔秀丽、飘逸犀利。传世不朽的痩金体书法作品有《痩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
( 1082 - 1135)北宋皇帝。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弟,在位25年。即位前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平江宋徽宗赵佶、镇江军节度使等职,先后封宁国公、遂宁郡王、端王。元符三年(1100 年)哲宗卒,被召人即帝位。执政初,起用蔡京、童贯、高俅等主持国政,横征暴敛。
托名“绍述”,禁锢元祐党人,变乱新法,蠹国害民。定司马光等人为“奸党”。在位期间,穷奢极欲,纵情享乐,下令在苏州设应奉局,负责搜刮江南奇花异石,船运开封,供其观赏,称为“花石纲”。崇信道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大修道教宫观,置道官使其与官吏同领俸禄。
宣和年间,相继爆发了方腊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宣和二年(1120 年),遣使约金攻辽。七年(1125年)金兵攻宋,他传位太子赵桓(钦宗),自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靖康元年(1127年),徽宗与钦宗等被金兵掳去,金封其为昏德公。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赵佶书法、绘画颇有造诣,书法自成一家,称“瘦金体”,兼及狂草。绘画重写生,尤长花鸟画。存世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并能诗词,著有《宣和宫词》3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