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生于1852年,是孝明天皇第二皇子,名睦仁明治天皇。1866年12月继承皇位,第二年实行王政复古。1868年将江户改名为东京,随即举行即位典礼,并改年号为明治。在他即位初期,日本发生维新运动,建立了天皇专制政权。在他的主持下,日本先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推出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制定征兵令等改革措施,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摆脱了被殖民的危机。他在位的45年,日本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力加强。明治政府于1889年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即明治宪法,使得天皇成为总揽各种大权于一身的神人。1894年发动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1912年7月3日,明治天皇死于尿毒症。他在位时期也是日本作为一个近代国家诞生的时期。
明治天皇(1852〜1912年),名睦仁。1852年11月3日生,他是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其母为英照皇太后。实际上他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名中山庆子,又名典侍庆子。860年,他被定为储君,并赐名睦仁。“广兴公议,万机决于公众明治天皇;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的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气。
”这是明治天皇登基的誓言。日本明治维新,在世界史上堪称一大奇迹。一个既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偏僻岛国,仅用半个世纪,便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脱胎换骨,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一388 切,总是与“明治”这个年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867年倒幕运动开展之际,孝明天皇骤然离世,16岁的睦仁继承皇位。
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将军德川庆喜将政权交与天皇睦仁。3月明治天皇发布《五条誓约》,7月改江户为东京,翌年以旧江户城为皇宫,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同时规定明治新政府的官僚在天皇权威的基础上保持政权。8月27日天皇举行即位典礼,9月8日改元明治。
10月,明治天皇抵达东京执政。12月,天皇返回京都,与一条美子(昭宪皇太后)举行大婚之礼。明治二年即1869年,明治天皇再度抵达东京,定东京为首都。接着,在明治政府大力改革,接二连三地推出一些前所未有之策令。1869年天皇政府宣布“版籍奉还”(版是领地,籍指户籍),1871年又实行废藩置县,1873年政府着手地税改革。
明治十四年(1881年)发布《军人敕谕》。1889年制订《大日本帝国宪法》和《皇室典范》。1889年颁布帝国宪法,并于次年召开帝国议会。其中与天皇地位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1890年10月天皇政府发布《教育敕语》。这些文件后来成为近代天皇制国家的基本法律和意识形态的支柱。
在对外政策上,明治天皇于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904〜1905年又发动日俄战争。随着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明治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日益稳固。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7月30日凌晨,明治天皇因尿毒症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1岁。
在他执政的45年中,日本资本主义极大发展, 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