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墓石刻群雕在中国雕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年代久远西汉大墓,是整个陵墓总体设 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在于它打破了汉代以前旧的雕刻模式,建立了更加成熟的中国式纪念碑雕刻 风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霍去病墓石刻群雕,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艺术珍品。
  其石雕多以花 岗岩石雕刻而成,形体较大。艺术形式主要以“因势象形”和“圆雕、浮雕、线刻多种造型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 为主要造型特点。《马踏匈奴》是整个群雕作品的主体,同时也是这些雕塑所讴歌的主题。雕塑中,作者运用了寓意的手法, 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
  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 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渺小、丑 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整个作品的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的缩 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
  雕塑的外轮廓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刀法朴实明快,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我国陵墓雕刻作品的典范之作。

霍去病墓石刻群雕西汉大墓,在作品特点上似大写意,没有过多的细节刻画,整个石雕圆浑、稳重,使人越看越感觉 到其潜藏着的内在力量的镑礴气势,是以一个征战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的主观人文思想的作品。
  

西汉大墓。

汉代南越第二代王赵昧墓出土文物中,玉器达240多件,其中最珍贵的是丝缕玉衣、组玉佩、玉剑具和大量玉璧。其中装饰用玉有140多件,装饰用玉的组合又以组玉佩和玉具剑饰为大宗,共有玉佩饰 113件。组玉佩共11套,包括15件玉璧、20件玉环、9件玉璜和9件玉人,玉具剑饰共58件,其中15件装饰在5把铁剑上,43件盛在一个漆盒中。

玉衣是汉代特有的丧葬殓服,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有金缕、银缕、铜缕等,诸侯王多用金缕,也有用银缕的。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为首次发现,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件。整件玉衣全长1.73米,共用玉片2291块。用朱红色丝带粘贴,构成多重几何形纹样,色彩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