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夫人于凤至1897年农历五月初八生于吉林省怀德县 大泉眼(今公主岭市南歲张学良于凤至。子乡)。于凤至17岁(1914年)在郑 家屯与张学良订婚,当时,张学良13岁。学良正于奉天讲武堂 就读。于凤至长张学良4岁。两年后,遵从父命,两人完婚。
婚后的于凤至不忘故乡,曾和张学良商量,用自己的“体 己钱”,在家乡兴办小学张学良于凤至。
她亲自聘请了董事长、校长和教师, 并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新民小学”。
四平也有个“大帅府”
在人们的印象中张学良于凤至,在沈阳有“大帅府”,指的是张作霖的官 邸。却不清楚,四平还有另一个“大帅府”。
四平郑家屯东街确实有一处公馆,也被称作“大帅府”。
它 是黑龙江省督军奉系军阀吴俊升(绰号“吴大舌头”)的宅院。 吴大舌头是奉系军阀的第二号人物。他生于清同治年间,祖籍山 东。18岁进入军界,曾受清政府嘉奖,赐黄马褂。1916年,张 作霖组建第二十五师,吴任师长,后调其黑龙江省任省长兼督 军,直至1928年在皇姑屯事件中毙命。
“吴大帅府”,为三进套院,面积近i万平方米。有曲径回
廊,有石狮守门,完全仿照张作霖大帅府住宅设计。可惜,大院
已遭破杯,只保留着部分屋宇。
张学良与于凤至生活了25年。
于凤至1915年和张学良结为伉俪。1936年“西安事变”后陪伴张学良,其间乳房烂疮日益严重。1940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同年赴美求医,自此与张学良分开。
扩展资料
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所生的独子张闾琳在当时还属幼小,正是需要母亲在身边照顾的年龄。于凤至为了使赵四小姐更好好地抚养幼子,便说服赵四小姐返回上海,自己留下。
而后的三年幽禁中,她由溪口辗转奔波江西、湖南的生活,使她的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乳房烂疮日渐加重,张学良便向军统局局长戴笠提出,让于凤至出去治病,由赵四小姐来照料自己的生活。蒋介石批准了张学良的要求,自此,天人两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于凤至
张学良与于凤至生活了24年。
1916年15岁的张学良同18岁的于凤至完婚,过门后的于凤至 尊老爱幼,相夫教子,善待下人,在张府内赢得一致好评。然而张学良对这门包办的婚姻却不是很满意。婚后经常和一些女子同居,于凤至对这些没有过多指责。仍然无微不至的照顾张学良。就连张学良把赵一荻带进帅府时,她也视赵一荻为姐妹,三人和谐相处。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而此时的于凤至正在美国陪子女读书,接到消息后,她立即回国,陪伴张学良四年。后来由于她患乳腺癌,1940不得去美国接受治疗,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永别。
扩展资料:
1964年7月4日,经远在美国的于凤至同意离婚,64岁的张学良才与53岁的赵一荻正式结婚。他们结束20多年与世隔绝、相依为命的生活后,在台北杭州南路美国人吉米·爱尔窦的家中举行婚礼。
爱尔窦是张学良的老朋友,证婚人是年已百岁的陈维屏牧师。女方证婚人是黄仁霖。13人的来宾中有宋美龄、张群、王新衡、莫德惠、何世礼、冯庸等。
于凤至女士至死也没能再见张学良一面,这成了她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在睡梦中安然逝去。
参考资料:于凤至_百度百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