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位于北美洲东北,介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面积约217万平方千米,中部最高处海拔3300米。全岛约4/5在北极圈内,气候严寒,只有东南沿岸和南岸稍暖。格陵兰全境约84%的面积为厚冰覆盖,中部最厚达3400米。冰体平均厚度2300米,是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大冰盖。
格陵兰岛为什么有这么厚的冰层呢格陵兰鲨鱼?这是因为,它大部分在北极圈内,从北冰洋南下的格陵兰寒流水位高、密度大、水温低,加剧了低温程度。因此,在几十万年前的冰期时代这里被冰川覆盖以后,尽管其他许多地方因气候转暖,冰川消退,这里却一直保持着冰封雪盖的面貌。
科学家在探测格陵兰岛冰盖厚度时发现,它像一个中部厚、周边薄的凸透镜,它下边的岩石地面则如同一个椭圆形的盘子,四周高,中间低,中心部分低于海平面,最低处为-366米。专家分析,格陵兰岛冰盖下盆状地形的形成,是冰盖在越积越厚的过程中,压力越来越大,致使本来比较平整的土地,逐渐适应盾形冰盖的压力分布,压力大的中部地带不断下沉,压力小的边缘地带变化较小,于是形成今天的形态。
厚厚的坚硬地壳为什么经受不住冰盖的重压,发生变形下沉呢?原来地壳的厚度和地球半径相比,仅是薄薄的一层,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做鸡蛋的外壳,而且有许多断裂。地壳下面是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地幔。冰盖的巨大压力通过地壳传到地幔,天长日久,地幔物质会向压力较小的地方运动,逐渐达到新的平衡,这样一来,受压力较大的地壳势必随之下沉。
其实这种现象在南极冰盖之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南极洲西部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一线,是被巨厚的南极冰盖压到海平面以下的低地,这里最低的地方,低于海平面约1600米。由于南极冰盖的面积比南极洲的面积还大,所以南极冰盖的重压,使整个南极洲形成大幅度下沉。
南极洲大陆架比其他各洲大陆架都低就是重要的证据。以上分析当然属于科学推断,但不是凭空猜想◦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北部曾在寒冷“冰期”中,被几千米厚的冰层覆盖。后来气候转暖,冰盖消融,冰下受压下沉的地面显著回升,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已抬升了约200米,北美洲冰盖中心地带也有大面积抬升现象。
- 上一篇: 香港历任行政长官:香港的行政长官有哪些职权
- 下一篇: 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 白居易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