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地图:百年特辑|每日红色地图——辽沈战役要图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辽沈战役地图。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特推出“每日红色地图”栏目,带领大家生动形象地学习党史。

红色地图

时间辽沈战役地图:1948年9月—11月

描述辽沈战役地图:中共中央决定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决战。1948年秋,东北国民党军队55万人被迫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鉴于东北国民党军所处绝境,毛泽东的战略意图是:首先集中力量控制北宁线,攻克锦州,即关闭东北大门,切断东北敌人与关内的联系。总攻锦州战役仅用31个小时,全歼守敌近9万人。锦州失守后,长春守敌已无心恋战,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新七军官兵相继投诚,郑洞国被迫放下武器,长春宣告和平解放。东北野战军乘胜追击,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至此,历时50余天的辽沈战役宣告结束。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李少晗

分享

在看

辽沈战役地图:百年特辑|每日红色地图——辽沈战役要图

编辑搜图

辽沈战役地图:百年特辑|每日红色地图——辽沈战役要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辽沈战役地图:百年特辑|每日红色地图——辽沈战役要图

辽沈战役地图:百年特辑|每日红色地图——辽沈战役要图

1947年7月1日,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开始转入反攻,在长春至沈阳段和沈阳至吉林段铁路两侧发动了夏季攻势,歼敌8万余人;9月中旬,又集中9个纵队秋季攻势,歼敌近7万人, 攻克城市15座,进一步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冬季来临,民主联军改称解放军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发动了新一轮攻势,至3月15 日,共歼灭国民党军15万余人。

辽沈战役地图:百年特辑|每日红色地图——辽沈战役要图

辽沈战役地图:百年特辑|每日红色地图——辽沈战役要图

编辑搜图

▲辽沈战役形势图

长春守军因缺粮而战力大减

曾经占据大半个东北的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仅剩长春、锦州、沈阳等少数几个孤立的区域,士气低落,交通断绝,人员转运及物资补给只能通过飞机空运,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其中,曾作为“伪满洲国”首都的长春从7月份开始粮食和燃料等供应都极度紧张,高粱米从最初的几元1斤疯涨到3亿1斤,以至于中央银行长春分行不得不发行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元面额的本票。

驻守长春的新7军、第60军等部共10万人马,“粮食依靠微弱的空投补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空投时常停顿。部队把军马杀吃干净,士兵饿得头昏眼花,因饿而病死的不计其数,战力大为减弱。”最终,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第60军宣布战场起义,新7军也选择投诚,长春城内最高指挥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1兵团司令郑洞国也只得率兵团直属部队投降,长春城兵不血刃得到解放。

编辑搜图

▲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

沈阳周边产粮又能得到海空两路接济

与长春同样被围数月的还有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城。但沈阳并未发生粮荒,各类物资也并不匮乏。与长春孤城不同,沈阳周边占领区较大,有铁岭、硬盘、抚顺、本溪、辽中和新民等中小城市拱卫,有较大区域可以出产粮食,虽说不太宽裕,但也能够勉强维持。

沈阳乃东北“剿总”驻地,剿总总司令卫立煌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当时虽然陆路交通断绝,但锦州附近还有葫芦岛港口可以获得海运补给,负责此地的第6补给区司令刘耀汉系卫立煌安插的亲信,其不顾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的再三反对,将到手的大部分物资直接空运至沈阳。

编辑搜图

▲沈阳驻军的核心原中国驻印军

沈阳军力强大,可以出城搜索补给

与仅驻守2个军的长春不同,沈阳城内驻扎着新1军、新3军、新6军、第49军、第52军、第53军、第71军、青年军207师(相当于军)及“剿总”直属炮兵、战车部队共计30万人马,其中新1军、新6军都是位列“五大主力”的头等精锐,第52军、第71军也都是全美械装备。早在3月份,蒋介石就下令除第53军担任城市守备外,其余部队全部编为机动兵团,随时准备行动。

1948年6月至7月,这支机动兵团向盛产小麦的辽南等地区进行扫荡,虽然最终被东北野战军击退,但仍然抢回一部分粮食,补充军队所需。

编辑搜图

▲消灭沈阳守军主力的报道

编辑搜图

▲东北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