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张仲景的主要贡献,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 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末年著 名医学家,人称“医圣”。张仲景刻苦 学习《黄帝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 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此书确 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 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之所在。在方剂 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创造了很多方剂类型,记载了 大量有效的方剂。张仲景所确立的六经 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竭力推崇。《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 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 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 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 著作,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广泛重 视。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他作 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这也是后人尊 称他为“医圣”的原因之一。
张仲景(约150- 219年),名机, 东汉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著名医学家,史称“医圣”。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瘟疫流行,张仲景家族200多人因伤寒病 死了 100多人。张仲景非常难过,立志“勤 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人民治病。他在 前人的医书《素问》张仲景的主要贡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的基 础上,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指的是急性传染病,杂 病指的是外科、妇科等方面的疾病)。
全书除病理论证外,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 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 300多种方 剂,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世很多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的。这 部书还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经后人整理校勘,《伤寒杂病论》被 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张仲景确立的六经分证、中医诊断病情的八纲(阴 阳、表里、虚实、寒热)和辨证施治的原则,为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