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节度使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节度使的权利有多大,怎么形成的节度使,如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也无法了解节度使的官职有多大,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节度使是什么官。其实节度使的形成大致两个原因造成的,因为这两个因素的需要,确定了节度使的权利大小,造成了节度使的尾大不掉。
1、因为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期间节度使是什么官,唐朝的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的矛盾不断加剧,因为很多百姓失去了土地,流民数量急剧增加,逃护也持续增加,造成了不稳定因素,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唯一有效的就是招募这些人为兵,但是这些人招募为兵后,并不是由帝王直接管辖,而是由地方的节度使招募并成为其私有兵种,相当于雇佣兵,就是说只听命与节度使,所以节度使成为地方的军阀,只是名义上规唐朝管辖节度使是什么官。可见这里所看节度使就是军区司令兼书记差不多。
2、节度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朝对外由攻专守导致的,因为疆域辽阔,后来在对外作战中接连失利,后来唐朝主要就是疲于防守,而地方的事务繁杂,需要节度使去御敌,又要防止地方官员影响到节度使用兵,所以最后节度使实际的权利掌控地方的军、政、财、人等各方面,实际上相当于地方的帝王。我们可以看出节度使的官位有多高。
通过上面的两点,我们和现在的官位对比,恐怕并找不到合适的职位,如果非要对比的话就是几个职位的综合体,地方军区司令兼书记兼相关省长等职位于一身,所以节度使的权利是非常的大。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有惩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割据一方、相互混战的教训,对各地节度使采用了赏钱夺权的办法,给予功臣银钱田地,要求他们解除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时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守信对禁军的控制。并派遣文臣担任知州事,限制了节度使节制郡县的权力;又以转运使接管了节度使的财政权利;将地方上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凡此种种,节度使徒坐空城而已。
之后,节度使成为武将的最高阶官和宗室、文臣勋旧以及宰执的加官,侍以降麻、赐旌节、铸三印(节度使印、管内观察使印、节度州印)。恩数与执政同,景德后,凡拜节度使者授旌节门旗二、龙虎旗一、旌节一、麾枪二,豹尾二。旗以红缯九幅,上设耀篦、铁钻、髹杠、绯纛。旌用涂金铜螭头,髹杠,绸以红缯,画白虎,顶设髹木盘,周用涂金饰。节亦用髹杠,饰以金涂铜叶,上设髹圆盘三层,以红绿装钉为旄,并绸以紫绫复囊,又加碧油绢袋。麾枪设髹木盘,绸以紫缯复囊,又加碧油绢袋。豹尾,制以赤黄布,画豹文,并髹杠。哲宗以前,节度使不轻授,徽宗时宦官共六人拜节度使,拜节度使者,必冠以节度州军额名,称“某某军节度使”。所谓“使相”既节度使、枢密使、亲王、留守、检校官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南宋时,有加至三镇者,就是说名义上兼任了三节度州的节度使,如岳飞、韩世忠等。有宋一代节度使俸禄丰厚:北宋嘉佑年间至靖康年间:料钱400千;衣赐:春、冬绢各百匹,大绫各二十匹,小绫各三十匹,锦各五百两,罗各十匹。月给禄粟:使相以上者200石、不带使相者150石,凡一石给六斗,米、麦各半;元随、仆人:北宋之制100人、南宋之制50人;公用钱:使相以上者两万贯,其次万贯至七千贯,凡四等;不带使相者万贯至三千贯,凡四等;南渡之后节度使料钱400贯、禄粟150石。给盐7石
宋朝的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是某个行政区域的最高军事长官。比如:宋朝的剑南节度使就相当于今天的成都军区司令员。节度使制度,是兴起于唐朝。宋朝继承了这一制度。但是宋朝的节度使和唐朝的节度使相比权利小了很多,唐朝时的节度使是军权、行政区管辖权兼任,地方上各节度使权利过大,导致唐朝后期藩镇林立。而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吸取了唐朝的教训,在杯酒释兵权后,通过各种各种手段严格控制武将的权利。导致地方上各节度使在人事、经济上都受到中央的节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