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7位上将在1955年时从少校到上将都有刘振华上将。
万海峰不算开国少将,开国少将无此人刘振华上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没有在1961年~1964年获得晋升少将军衔的机会。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属于开国大校。
军衔等级刘振华上将:
1.上等第一级,正都统; 上等第二级,副都统; 上等第三级,协都统; 中等第一级,正参领; 中等第二级,副参领; 中等第三级,协参领; 次等第一级,正军校; 次等第二级,副军校; 次等第三级,协军校;1909年11月,军咨处又奏请朝廷在军阶第一等第一级内正都统之上增设“大将军”、“将军”两衔,与正都统同为上等第一级;设立军士衔三级,即上士、中士、下士;在军官和军士之间增设“额外军官”衔一级。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于1912年元旦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沿用了刚刚实行不到一年的晚清军衔制,但做了一些变动,主要是废除清朝军衔制的军官衔称,取消所有品级,仍按原来的三等九级,规定了新的军衔名称,军士和兵均改为二级: 上等官佐: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 中等官佐:大领、中领、少领; 初等官佐:大尉、中尉、少尉; 额外军官; 军士:一等目兵、二等目兵; 兵:一等兵、二等兵。 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又对军衔等级和称谓做了修改,由六等十四级增至六等十六级: 上等官佐: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中等官佐:大都尉、左都尉、右都尉; 初等官佐:大军校、左军校、右军校; 额外军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1912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新的《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军官仍为三等九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北洋政府还有两个特殊的规定,其中: 虚衔规定:将官衔在正式授予之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如护国名将蔡锷,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追赠军衔的规定:军官作战阵亡或病逝后,依其生前业绩,可以追赠高一级的军衔,如中将可以追赠上将。4.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
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开国将军:
洪学智: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刘华清:1955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秦基伟: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徐信: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郭林祥: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尤太忠: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王诚汉: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张震: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李德生: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刘振华: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向守志: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李耀文: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洪学智 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2. 刘华清 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3. 秦基伟 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4. 迟浩田 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5. 杨白冰 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
6. 赵南起 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7. 徐 信 时任副总参谋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8. 郭林祥 时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9. 尤太忠 时任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0. 王诚汉 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1. 张 震 时任国防大学校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12. 李德生 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3. 刘振华 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14. 向守志 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5. 万海峰 时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
16. 李耀文 时任海军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7. 王 海 时任空军司令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