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威尔逊总统,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

分别是威尔逊总统:

①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威尔逊总统;

②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

③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④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

⑤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⑥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

⑦德军撤出比利时,并恢复其主权;

⑧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⑨根据民族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

⑩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11)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13)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以国际条约保证其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

需要强调的是,“民族自决”原则、国家不分大小在外交中相互保持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这些现代的外交的基本准则就是出自威尔逊十四条。

而且这是由一战的战胜国美国主动提出的。

威尔逊“十四”条应该是1919年的事吧。一战结束时间是1918年11月,十四条应该是一战后威尔逊的演讲

  

1912年11月威尔选竞选美国总统成功,并蝉联两届。任总统期间,他对内推

行“新自由”改革,涉及降低关税率、确立联邦储备体系、制定反托拉斯立法以及

颁布工人罢工合法、铁路工人8小时工作制、禁止使用童工等法案。对外政策上, 因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狼烟四起,威尔逊先是宣布美国“要在思想上和行动

上都要做到中立”,继而不失时机地、有步骤地将孤立主义传统根深蒂固的美国 拖入战争。
  1917年1月22日,他曾提出“没有胜利的和平”的议和原则。4月2曰,

要求国会对德宣战;6日,签署宣战书。1918年1月8日,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

领”,即“十四点”。其主要内容是公开外交、公海自由、建立国际联盟等。1918年12月至1919年6月,亲率美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
  因国联计划招致反对,威尔

逊从1919年9月4日起,不顾体弱多病,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以谋求支持,25日病 倒;10月2日,返回白宫后,因精疲力竭,抑郁之至,患中风而半身不遂。1920年 12月获得191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24年2月3日,因患心脏病在华盛顿去世。
  著有《国会政体》、《美国人民史》等。

  马汉是美国著名的海军战略家和历史学家。他的“海权论”思想使他闻名于世。马汉“海权论”思想的要旨是:要拥有并运用优势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己方的战略目的。“海权论”思想对美国以及一些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赞他是“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 影响的人物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略家,最后的结局却是抑郁而终。

  将门虎子

  1840年9月27日马汉出生于西点军校教授楼。小马汉的父亲老马汉28岁就成为西点当时最年轻的教授。老马汉为纪念在西点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塞耶校长,给儿子取名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由于父亲是一名军人,自己又在军校长大,小马汉从懂事起,就对军人的威武羡慕不已。对军校卫兵换岗的礼节,学员队的点名、训练,他由于经常观看,耳熟能详,模仿得惟妙惟肖,常常逗得大人们捧腹大笑。军校一年一度的阅兵仪式对于小马汉来说无疑是最盛大的节日。
  他经常像个泥鳅似的在操场上钻来钻去,摸摸这,看看那,一切对他来说都充满了新奇。

  小马汉8岁那年,美国赢得了与墨西哥战争的胜利。西点军校举行了热烈的欢迎将士凯旋的仪式。军号阵阵,鼓乐喧天,无数鲜花抛向了队伍,人们大声呼唤着英雄的名字。这动人的情景无疑让小马汉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马汉的父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父亲的书房是小马汉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引人入胜的各种战争故事。小马汉经常一个人在父亲的书房里一待就是一天,将一本本“大部头”翻了个遍。他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一些在军人看来都算枯燥无味的书,例如《海战指挥手册》,他却读得津津有味。
  通过读书,他产生了对大海的迷恋、对水手的崇敬和对海军的向往。难怪小马汉成人后,违背父亲的意愿,不想考西点军校,非要考海军学院不可。

  “海军中的若米尼”

  1886~1889年、1892~1893年,马汉两度出任海军军事学院院长。
  他把自己的先进军事思想投入到学院的教学中,亲自给学员授课,把以前分散的各种军舰战术协同起来,形成一个包括战列舰、巡洋舰、撞角舰和鱼雷舰在内的舰队战术体系。同时马汉为了教授内容形象直观,利于学员理解,还亲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舰船模型,并用蜡笔染上五颜六色,以区分各个国家的舰队。
  实践证明,在图板上和“澡盆”里显示海上作战,是一个富有想像力的创造。可以说,它是美国海军进行模拟演习的开端。

  马汉还与学员共同研究以前的海战,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且注意研究陆军战术原则在海上作战中的运用。他的平易近人和学识渊博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在上完课后,有一个学员站起来发自内心地大声喊道:“海军中的若米尼(若米尼是与克劳塞维茨相比肩的西方近代军事科学巨匠)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就是我们尊敬的马汉海军上校!”

  第二生涯

  1896年,马汉退出现役。刚退役的时候,马汉设想:结束了海上颠簸的日子,退役后要过一过“优雅”的生活了。
  这样的生活意味着,出席社会上有声望的朋友举办的宴会和舞会,与地位显赫的政客和学识渊博的教授闲聊,欣赏歌剧以及音乐厅的高雅艺术等。

  但是,马汉很快就厌倦了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他觉得醉心于社交活动,既浪费钱财,又耗费精力。很快他就从这种状态回到了现实之中。
  对他来说,退役不应该消磨他的战斗意志,而应意味着重新拿起搁置已久的创作工作。马汉再次跃跃欲试,自信将步入人生的第二职业生涯,事实也证明他确实是一个成功的作者和优秀的撰稿人。

  从此,马汉成了《大西洋月刊》、《纽约论坛》等知名刊物的专栏作家,甚至远隔大洋的英国人也纷纷邀请他撰稿。
  他的文章充满了真知灼见,他甚至依靠自己的丰富经验和敏锐直觉准确预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战爆发后,由于美国政府对在欧洲两大集团之间爆发的大战持所谓“中立”政策,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指示海军部:“马汉的任何文章必须由海军部进行新闻检查,经海军部长亲自审阅后方可发表。
  ”海军部对马汉的文章进行新闻检查的结果是把他的一系列文章都给“枪毙”掉了。

  马汉大为震怒。他在写给一位密友的信中说:“我们的总统热衷于‘中立’,禁止任何陆海军军官发表文章。幸运的是,我在总统下达新闻检查令之前,已将准备好的第一批‘炮弹’发射出去了。
  ”

  马汉在后半生成了以笔为剑的“斗士”。然而威尔逊总统的禁令等于剥夺了他的战斗武器。没过多长时间,马汉———这位著名的海军战略家就在郁郁寡欢中去世了。

因为他背叛了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