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觉(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闵帝(557年在位),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君主(当时称天王),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拥立的傀儡北周宣帝。宇文觉七岁(一说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拓跋廓命宇文觉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为大司马。十月,宇文泰过世,由宇文觉继承太师、安定公等官爵。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诏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拓跋廓派济北公元迪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送给宇文觉,二月十五日,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
  宇文觉称帝后为了亲自执政,与大冢宰宇文护发生冲突。宇文护于是与尉迟纲合谋废立之事,先设计诛杀乙弗凤,并使宇文觉身边没有侍卫;接着派贺兰祥逼迫宇文觉逊位,将他贬为略阳公并幽禁。不久宇文觉被宇文护杀害,年仅十六岁。天和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派遣蜀国公尉迟迥在南郊上谥宇文觉为孝闵皇帝,称其陵墓为静陵。
  总的来看,其并非昏君,只是无权的傀儡罢了。

后妃子女汉宣帝的皇后许皇后(恭哀皇后,许平君,即许广汉之女),生汉元帝刘奭霍皇后(霍成君,即霍光次女)王皇后(邛成太后)汉宣帝的妃嫔华婕妤,生馆陶王(主)张婕妤,生淮阳宪王刘钦卫婕妤,生楚孝王刘嚣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刘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刘竟汉宣帝有几个儿子汉元帝(刘奭)淮阳宪王(刘钦)楚孝王(刘嚣)东平思王(刘宇)中山哀王(刘竟)馆陶王(注北周宣帝:《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记:“是时,馆陶王母华婕妤及淮阳宪王母张婕妤、楚孝王母卫婕妤皆爱幸

  汉宣帝的龙案上放着一封书信北周宣帝,拆开一看,原来是茂陵的徐福写来的,信上说:“霍 家掌权的时间太长了,他们的子孙人人封侯,连霍家的女婿都掌握了兵权,权势实在太 盛了,连皇上都不放在他们的眼里。皇上如果不采取措施抑制他们的势力,说不定霍家 要走上反叛灭族之路呀!”汉宣帝虽然对霍家也有成见,可是皇后都是霍家的人哪,如何下得了手呢?再说, 自己对霍家恩重如山,他们也不至于会心怀二心谋反篡权。
  于是把书信丢在一边不予理 睬。没有几天,徐福的书信又到了汉宣帝的案头,再次提醒皇上对霍家要提高警慑。汉 宣帝仍然把信搁置一边不理。几个月后,当汉宣帝第三次收到徐福上书的时候,开始讨厌这个人了。事隔不久, 霍家果然阴谋政变,幸好被人告发,没有造成大害。
  汉宣帝大怒,咬牙切齿地严令将霍 家消灭,重赏告发的人,唯独没有赏赐三次上书的徐福。有人为徐福受到皇上的冷遇愤愤不平,上书汉宣帝说:“我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个 客人到人家去玩,看见这家的烟囱是笔直向上的,旁边还堆着不少柴草,就劝告他们说, 这种状况很容易发生火灾,应该把烟囱砌成弯曲的,把柴草搬到较远的地方去。
  那家主 人说烟囱已经砌了几年了,都是这个样子,从没有出过事。不久这家真的失火了,附近 的人都赶去救火。火扑灭了,主人请救火的人到他家去吃酒,唯独没有请那个提醒注意 火灾的客人赴宴。后来经人批评后,才把那位客人请到宴席上坐了上位。”汉宣帝看到这里,觉得那家失火的人把提建议的客人忘了,这是不足取的。
  接着, 他又读了下去:“茂陵徐福三次上书陛下,指出霍家权势太重,应该防止他们走上谋反 的邪路上去。如果皇上采纳了徐福的意见,限制了霍家的权力,那么,霍家就没有力量 谋叛了,也不致遭到灭族之祸,国家也就没有必要拿出大量的土地和官爵去分封众人。 可是,陛下却偏偏不赏徐福,这同遭到火灾的主人独独不请提建议的客人上酒宴一样, 是不公平的。
  这样,以后谁还敢冒着危险上书陛下,去指出身边潜伏着的隐患呢?”汉宣帝觉得这个上书人说得合情合理,就把徐福召进宫殿予以重赏,还让他当了个 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