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钱谦益。瑕不掩瑜也好,还是瑜不掩瑕也好本质都是玉,但钱谦益是玉吗?

钱谦益:钱谦益究竟是瑕不掩瑜还是瑜不掩瑕?

钱本人在万历至崇祯朝是不得意的政客,心机甚重,与人勾心斗角,计较位置计较名分钱谦益。到南明时为奸臣马士英歌功颂德摇身一变成为当朝朱紫贵,谁料东林拥潞事发又失势。转而投降满清,为南明剃发易服第一人,意欲登天,又不得意,嫌官小想以退为进告老还乡,却被看破手脚。回乡又想支持反清复明,一事无成,却苟活83岁。

钱谦益:钱谦益究竟是瑕不掩瑜还是瑜不掩瑕?

我对钱谦益的评价是:有才钱谦益,无节,想留好名,不干好事。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确实有才。

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多铎下令剃头,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后人遂用水凉、头皮痒来讽刺这位无节文人。

降清后从事反清活动,力图在传统道德观给自己留下好名声,想取得南明诸王及明遗民的谅解,死后留下好名声。

59岁时,迎娶23岁的名妓柳如是,当时致非议四起。婚后,钱谦益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与地方豪强勾结,鱼肉百姓,真劣绅也。

可以说钱除了想作官以外,从没有想到别的。

乾隆作诗讽刺他: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还把他列为《贰臣传》乙编。

向敬之

钱谦益:钱谦益究竟是瑕不掩瑜还是瑜不掩瑕?

崇祯十四年,五十九岁的钱谦益迎娶二十三岁的柳如是,做小老婆。一时传为佳话,也致非议四起。

柳氏为名妓养女,也是命苦,十四岁时嫁与致仕大学士周某为妾,得益老周疼爱无比,教她读诗学文。老周死后,周妻将如是赶出家门。柳氏重操旧业,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又先后同李待问、宋征舆、陈子龙等都文人演绎了几段恋情。柳氏最爱陈子龙,陈氏原配打上青楼,严重侮辱柳氏。

柳氏二十岁时遇到北京城来到前礼部侍郎、时文坛领袖钱谦益,深得钱老喜爱。钱老娶得小柳当美妾,家中妻妾争风吃醋,但钱下令,家人一律叫柳氏为“夫人”,不得称“姨太”,自己带头敬称柳如为“河东君”,还专门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两人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谦益戏称柳如是“柳儒士”。老夫少妻,情趣相投,也恩爱一番。

电影《柳如是》剧照

顺治二年五月,多铎兵临南京城下,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率家人故旧载酒常熟尚湖,声言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哪知他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钱氏怕死,不如妓女出身的柳如是知民族气节。

钱谦益不愿意殉明,成了倒卖南明皇权的投机名臣,还主动响应了清廷的剃发令。他仕清做了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柳如是耻与同行,留居南京。

然而,钱谦益做了一个月的清朝礼部侍郎,便以病退休,返回南京,携柳如是返常熟。清廷派人监视钱谦益,使之两度身陷牢狱之灾。柳如是或扶病随行,上书陈情,誓愿代死从死;或全力奔走营救,斡旋。钱谦益得以免祸,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老钱无节,而小柳有情,若论他们夫妻,虽然一度情趣相投,但各有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