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给军武次位面写文章的时候提到过MG42在国内的情况一江山岛战役,但不能说是装备。
这从三方面去说一江山岛战役,一是在北非战役结束后,盟军缴获了不少德军的MG42,而当时作为观察员的国军少将胡献群也接受了包括MG34/42在内的德械,但并没有仿制采用
另一方面则是解放战争期间一江山岛战役,盟军丢给国军了一批缴获的德械,其中就有MG42。而这批枪在大陈岛被我军缴获过。
再就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曾向我们提供过一批七九高射机枪,而苏联是不用7.9mm弹的,所以寻思只能是采用防空支架的MG34/42
另外很多人见过下边这几个照片,说是解放军在越战时与MG42的合影。其实并不是,这些照片是援缅知青,武器是缅方提供的,算不上是我军装备。
我们是爱好和平的,讲究以邻为善,提倡和平解决问题,对于一些领土问题也是如此,但是领土问题用和平是不可能拿回来的,军事手段我们不会放弃。从我们的能力和面对的问题来说,武器装备已经不是一个主要问题了,下面我从军事角度来说说个人观点;
夺岛登陆作战是一个局部性的,这是我们面对的问题,手段上宽打窄用,战略上威慑,战术上入手。可以使用两栖攻击舰、登陆舰船、也可以动用民用船舶,万船齐发。两栖登陆车辆、登陆气垫船、冲锋舟都是必不可少。登陆作战的航渡能力我们不缺,最起码就针对面临的问题来说够用了。登陆作战航渡只是一个登陆途径,要登陆就必须要送兵力上陆,开辟登陆场,要开辟登陆场就需要垂直登陆能力,目前来看,我们有这个能力,所以,登陆这个方面不是问题。
要登陆成功如何保证航渡安全这是重点,能够保证航渡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什么样的航渡舰船不是重点,即便是民船经过改装也可抵达滩头,更何况我们拥有强大的登陆作战舰船。航渡安全需要从战略角度去应对,制空权、制电磁权、抗对海打击是重点。就所面对的问题而言,我们具备这种实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又都处于我方武器打击范围,我们有这个实力,不是问题。
我也只能从概略层面分析,其实对于近海夺岛作战,已经拥有成熟可行的决心图,首战必胜,这点没有什么问题。还是那句话,我们爱好和平。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一江山岛位台州湾外,中国浙江省东部沿海、浙江椒江椒江口台州湾之东南方,台州列岛北部,属东矶列岛。又称英雄岛。属浙江省台州市 。南距大陈岛11公里,北距头门山岛8公里,东北距高岛12公里,西南距琅机山20公里,西北距海门35公里。 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 。面积1.2平方千米 。山势陡峻 ,海岸线曲折,岩石嶙峋。 距海门港38公里,位大陈岛北侧15公里。分南北二岛, 又称两龙山,相传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曾在此操演水师。两岛相隔一条150米宽的水道,北 一江山岛面积0.88平方公里,南一江山岛0.3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30米。植被以茅草 和黑松为主,森林覆盖率10-20%。岛上无常住居民,建有简易棚屋数十间,为大陆渔民季 节性进岛作业居所。 一江山岛以"一江山登陆战"而闻名海外。朝鲜战争胜利后,结束浙江沿海军事对峙局面的时机已趋成熟。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首次采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战术,一举攻克一江山岛,全歼国民党驻军王生明部1100人,其中俘敌550余人,毙敌500余人,解放军阵亡官兵454人。这次战役震惊了台湾国民党当局,也震惊了美国政府,从而迫使国民党军队撤出大陈等岛屿,浙江沿海始告全境肃清。 "一江山登陆战"在解放军战史中占有特殊地位,也是迄今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共两党的最后一场正面战争。"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建于椒江城区枫山北坡,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纪念塔、牌坊、碑亭、烈士纪念馆和雕塑、题词碑等,陵区安葬400多位烈士。每年接待的扫墓和参观者约10万人次,已列入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椒江城区主要旅游景区。旅游者赴一江山岛,可以发现岛上遍布战壕,构筑有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碉堡154个,分三道防御阵地,火力交叉,而岛岸又多陡壁,海面开阔。该役之壮,于今虽已岁月远逝,但仍常有游人上岛寻访故地。 1955年解放,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改称英雄岛。1984年又改为一江山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