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耶律倍是皇太子辽世宗,是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从916 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开始就做太子,到926年阿保机去世,做了十年太子。

阿保机死后,皇后述律平不喜欢长子耶律倍,而想拥立政见相同的耶律德光为皇帝,于是耶律倍就尴尬了,因为按照正常来说,老皇帝死了,就是太子继位了,现在弟弟提前接班了,这个太子就尴尬了,而且,耶律德光死后是谁继位呢辽世宗?是他儿子还是耶律倍还是耶律倍的儿子?

按照草原的选择,凭本事上,看谁支持的人多,都有机会,但基于耶律德光的利益,他肯定想他儿子上了,那耶律倍和他的儿子呢?那就除掉吧辽世宗!

当然,在辽太宗耶律德光死后,人皇耶律倍的儿子被拥立为帝,是为辽世宗耶律阮。

在中原进入五代时期,北方草原也动荡不安,在后周取代后汉,郭威黄旗加身时。契丹也发生变乱,辽太宗耶律德光亲帅大军南下,惩罚他那不听话的后晋孙子石重贵,灭了后晋,回师途中病逝道路上,做成木乃伊运回辽国,在国内的大臣便拥立耶律德光兄长的儿子即位,引发内乱,耶律阮几年后在察割之乱中遇刺身死,轮到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上位,是为辽穆宗,经历二位皇帝,辽国内乱还未平息,暗流汹涌,辽穆宗只得大开杀戒,以杀至杀,在内部制造恐怖统治,以维护权力,周世宗柴荣北伐时,正碰上北方劲敌这一百年难遇的契机。

辽世宗:辽太祖死后,其长子耶律倍为什么要投奔后唐?

辽世宗:辽太祖死后,其长子耶律倍为什么要投奔后唐?

辽世宗:辽太祖死后,其长子耶律倍为什么要投奔后唐?

南方中原政权也迭逢大变,柴荣新上位也面临内部不服,骄兵悍将难以节制的问题,新上位北汉便入侵,柴荣排除疑议亲征,对阵北汉和契丹联军,在高平一战中反败为胜,利用此战一举杀掉几十名军中将领,完成了对军队的控制,北方继续叛乱并起。辽国的政事令耶律娄国、林牙耶律敌烈等谋乱被捕后伏诛。第二年,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宛等人谋反,事败被捕。960年七月,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楚阿不等人谋反,事败伏诛。十月,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喜隐谋反,事败被捕,因供词牵涉耶律李胡,耶律李胡入狱而死,真正一团乱麻。内忧不断,逼使辽国收起虎视中原的国策,与北汉南唐联手,共同制衡国势正旺的后周。(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柴荣利用这一时期,专注江南政权的统一攻战,三次征伐南唐,南唐亡国指日可待,南唐这时服软,向后周称臣并割让江北之地,迁都并自称江南国主。在这时,契丹应南唐的求救在北方蠢蠢欲动,柴荣接报,整备兵马,准备北伐,一举拔除这一长期阻碍统一的大敌。959年后周发动北伐,辽国宁州刺史王洪举城投降。周军乘锐气进攻,攻克益津关、瓦桥关,莫州、瀛州刺史刘楚信、高彦晖也举城投降。面对后周咄咄逼人的攻势,以杀戮压服人心的辽穆宗,这时也已沉迷酒色“荒耽于酒,畋猎无厌”,对国势漠不关心,可以一个月不上朝,听说后周进攻的消息,除了令边境加强戒备外,耶律璟也表态说,燕云之地,本来就是南朝的地盘,就算全给他们也无所谓。辽国以游牧民族开国,长于狩猎,对农耕之地并不看重可见一斑。(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后周这次出师,准备充分,挟收服南唐的雄风,进兵仅四十二天,几乎兵不血刃,就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扩大战果,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行军途中柴荣身患重病,只得收军回师,在此期间,免去殿前都点检张永德职务,换上赵匡胤,没想到成为后周掘墓人。柴荣回到汴京不久身死,他的雄图大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至此成泡影。

辽国萧太后的陵墓被盗不下五次之多,墓中的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你觉得萧太后死后穿的寿衣——“金缕衣”,后来被专家估价34亿的宝贝会没人碰吗?

辽世宗:辽太祖死后,其长子耶律倍为什么要投奔后唐?

首先咱们了解一下萧太后这个人,萧太后本名叫萧绰(953~1009年),小名燕燕。是辽国第五个皇帝辽景帝耶律贤的皇后。如果你还不明白,直白的说,她就是整死杨六郎的老爸杨继业的女人,金刀令公杨继业金沙滩一战,被她逼的撞死在了李陵碑。当时辽国、金国和宋朝三足鼎立并不断进行着战争。

辽世宗:辽太祖死后,其长子耶律倍为什么要投奔后唐?

辽世宗:辽太祖死后,其长子耶律倍为什么要投奔后唐?

辽世宗:辽太祖死后,其长子耶律倍为什么要投奔后唐?

辽世宗:辽太祖死后,其长子耶律倍为什么要投奔后唐?

萧太后是和历史上的武则天、吕后、慈禧一样的人物,辽景宗35岁上就死了,当时萧绰才29岁,她和景宗生的儿子刚刚12岁。

儿子还小,萧绰开始了临朝听政,她的儿子耶律隆绪只是名义上的皇帝。

讲真萧绰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当政期间不断发动侵略宋朝的战争,著名的城下之盟——“澶渊之盟”,就是萧太后指挥辽军一直攻打到了北宋皇城根签订的条约,这是大宋耻辱。

萧绰做了四十多年的实际“女皇”,和历史上的慈禧当政时间差不多。1009年归政其子辽圣宗耶律隆绪。

她觉得太累了,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什么权力财富,身体好才是根本”!萧绰想开了,她要好好休息,过好自己的余生。

然而天不假年,同年的十二月,萧绰因病去世,享年57岁。

辽圣宗,也就是她的儿子十分难过,把母亲隆重葬在了父亲身旁,据说陪葬品十分丰厚,堪比清朝的慈禧墓。

萧绰和丈夫辽景宗合葬墓位于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富屯乡龙岗子村,有兴趣的亲们可游览一番。不过这个地方现在很荒凉。为什么呢?原来辽乾陵(景宗和萧太后合葬墓)很荒凉,因为这个墓已经被盗掘不下于五次,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说起来萧绰生前很风光,但死后很凄凉,比慈禧死后惨多了。不知道和厚葬有没有直接联系?

前面讲了,宋、金、辽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到后来宋朝皇帝很弱智,竟联金灭了大辽。我觉得宋朝皇帝没仔细读《三国》,让任何一方做大做强都对宋朝不利,到后来宋朝终于尝到了苦果——“靖康之耻”,北宋最后被金国灭了。这是后话,暂且放下不提。回到话题,宋金联手灭辽,在辽国灭亡前夕,即辽天庆九年(1119年),萧太后死后100余年,金兵为了报复辽国,把乾陵盗掘,然后把墓内的金银珠宝抢掠一空,这是辽乾陵首次被盗。

辽国被灭后,当金国占领汴京无暇他顾时,南方的盗贼乘虚而入,对辽乾陵又进行了一次洗劫。这是第二次乾陵被盗。

1912~1915年间,即民国初年。辽乾陵被当地的饥民挖掘了一遍,这是第三次被盗掘。

1931~1939年,日本打着调研之名把辽乾陵挖掘了一遍,这是第4次被盗掘。

1994~1999年间,被以东子为首的盗墓集团拉网式的盗掘了一遍。这是辽乾陵第五次被盗掘。

2003年,辽乾陵再次被盗,这是我目前知道的最后一次被盗掘。

行文至此,我估计亲们明白了吧?萧绰死后穿的“金缕衣”,被估价34亿不是无人敢碰,其实是第一次早就被金人盗掠走了,即便不是第一次,它的命运不会逃过第二次,第三次……

事实确实如此,到了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乾陵的陪葬品出现在了市面上,首先出现的是金银珠宝,到后来一些宝贝随之出现。

1995年,萧太后的黄金寿衣出现在了辽宁。“金缕衣”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它的出现使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考古队在河北省满城县,发现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陵墓里的“金缕玉衣”黯然失色。

“金缕玉衣”估价24亿,而萧绰的“黄金花丝镶嵌四凤纹寿衣”做工更加精细,它是由10,730克黄金和上百枚大小不一的宝石制作而成。著名的文物专家裴元博先生估价至少34亿,比金缕玉衣贵了足足10个亿。想想看,盗贼怎么能不敢碰呢?

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