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本也不想屠川,虽然八大王己是个恐怖名词,用来吓小孩张献忠屠蜀。

张献忠屠蜀: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为何却要屠川?

大西政权本就是流匪所建,全无制度,数十万大军衣食住行,全靠抢劫和搜掠,没有任何赋税政策张献忠屠蜀。

张献忠屠蜀: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为何却要屠川?

还加四川本地的地痞流氓组织张献忠屠蜀,摇黄十三家,此组织也只知淫杀抢掠,让川人苦不堪言。

由于南明建立了,人心所向,加上李自成败亡,川人纷纷反抗。

四川人性烈,杀了一批反抗的,却没起多大作用,各地再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这些四川人,简直是杀了一百,站起一千,前仆后继。

一旦那些从穷山大野里杀出来的武装攻向城市,城里的居民就迫不及侍的里应外合,群起攻杀守城的张献忠军,欢迎那些再起义的队伍。

张献忠征战十余年,从未见过这样的百姓。在其他各处,百姓对他都是府首贴耳的,他恨川人"亡恩负义"。

张献忠他以前残破一城,最长不过数月,而今他在四川据守时间如些之长,措施如此之烈,百姓们除了造反,起义,己经没任何活下去的希望。

张献忠离川时,不甘心这样走,因为他太恨四川人了。张献忠决定屠川,理由是"自我得之,自我灭之,无使他人得″。

张献忠的屠杀和抢掠还严重破坏了四川的农业生产,川人都逃的逃,死的死,停止耕种,导致在张统治后期和张死后四川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大饥荒,以至普通性人吃人,四川人口的大量锐减其实主要是这个原因。

有人老叫张屠川是满清陷害的,看下江口沉银的文物吧!

数年前在江口江底挖出超过2万件金银文物,有金钗、金首饰、金耳环、金戒指,金锭银锭,也有张献忠的大西政权铸造的金银,张献忠江口沉银宝藏终被证实。

数量庞大的金银首饰证明张献忠屠过川,不然这些女人的贴身之物怎么会到张手中,一个正常的政府怎么会去强抢女人的饰品。

如果说清史的记载张献忠屠川不足以让人信服,那这些便是铁证。

行军打仗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来源有两种:

屯田开荒,安置百姓收取税赋。

大肆劫掠,以战养战。

张献忠选择了后者,劫掠来的首饰他甚至来不及熔铸成金锭银锭方便携带,便兵败如山倒,巨额财富也只能沉于江底。

那些不顾文献记载,不顾民间相传,这些文物总该让这些张的干后代闭嘴了吧!

张献忠打进成都后,开始有段时间确实是想坐地称王,为此专门下令约束队伍不得随意骚扰百姓,所以开始有段时间,大西军基本还算是能和蜀人相安无事;无奈他和他手下的班底的政治素质实在太差,比李闯王他们这方面都差了好几个档次,逐渐情况就失控了,最根本原因就是大西军当时还无法如帝制官僚那样征粮收税,还是老想打草谷。。。后来八大王绝望的发现他自己恐怕只能当一个流寇首领到处烧杀掳掠,而甚至无法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统治一个省份,这个时候他彻底陷入了狂暴状态,然后就是大屠杀了。

张献忠屠蜀: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为何却要屠川?

张献忠屠蜀: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为何却要屠川?

张献忠屠蜀: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为何却要屠川?

明朝华阳县令沈云祚,被大西军所杀,儿子沈荀蔚写了《蜀难叙略》,《蜀乱》的作者欧阳直是大西军叛徒,《蜀碧》作者彭遵泗和他哥哥都是大清官员,其外曾祖父生员王志道被大西军所杀,够得上客观中立第三方的也就是传教士了,但是传教士掌握情况做不到全面。

李闯王在有志夺天下以后,大顺军倒还真的是以拷掠富户为主要财政来源,大顺军那几年专门得罪地主官僚,对没啥油水的平民骚扰较少。虽然后世士人很喜欢黑闯王,但他们也没把他写成丧心病狂搞人口灭绝的人物,毕竟两者程度差异很大。

张献忠爱民如子是扯蛋,流寇本来就是靠抢劫杀人发家的,正如楼主所说几乎所有人都说张献忠好杀人,那给张献忠洗白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当然,认为张献忠屠蜀把四川人都几乎杀光了,那又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以当时的杀人效率以及张流窜作战的性质,他就算有心把四川杀个干净也做不到。

但是八大王的队伍连这个水平的管理方式都维持不了;他在川西搞得大屠杀,其实是有顺序的,大致是先屠杀官僚士人和各种僧道医巫之类专业人士,然后再屠杀底层草民。

流民军在四出流窜和征伐的过程中,疯狂烧杀掳掠是极其普遍的事情;当年明军的前身淮右军也是干的不亦乐乎,但如果流寇变成坐寇,就涉及转型问题,这个时候就要考验其大佬和手下马仔尤其文士方面的政治素质了。朱元璋在这方面就是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