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山阴道士吟多兴,王羲之是东晋(301一361)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人,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出身于两晋时期的名门望族,传说他还是一位信奉道教的信徒。
王羲之除了对书法的爱好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鹅,打听到哪里有好鹅,不管路途有多远都会跑去欣赏一番,甚至不惜重金将其买下山阴道士吟多兴。渐渐地他这一嗜好也就不径而走,很多人就知道他特别喜欢鹅。
话说山阴城外有座道观的一位老道,很想收藏王羲之的字,在揣摩透了王羲之爱鹅的这心思之后,就精心地养了一群鹅,这群鹅呢养的也确实出众,老道每天就将鹅赶到王羲之有可能经过的道路旁的池塘去放养,目的是为引起王羲之的注意山阴道士吟多兴。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有一天王羲之从这里路过看到了这群鹅,马上被吸引住了,挪不动脚步了,直接问是谁家的鹅,待道士赶来说明情况后,就问道士卖不卖,开个价。老道故意吊起了王羲之的口味说不卖。最后说你实在想耍还有一个办法:“听说你王右军的字是一绝,贫道乃玄门上清派,宗门有《黄庭经》一卷,垦请你为敞观书写此卷,以便留诸后世”。意思就是说可以用鹅换字,王羲之应允之后就随老道来到了道观,然后就有了后来的小楷《黄庭经》传世。王羲之也满意地宠鹅而归。
所以《黄庭经》还得了个别号叫《鹅换帖》。
那为什么王羲之那么喜欢鹅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王羲之喜欢鹅是为了书法,
据清代《艺舟双辑》里解释说“书法其要在执笔,食指需高钩,大指压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距,如鹅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意思就是说鹅的两掌拨水之势,可以对握笔和书写有所启悟。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与书法毫无关系,不应该把两者硬扯到一起,说古代的道家与医学和化学是联系在一起的,修道的人为了延长寿命,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会服用大量的丹石(丹药),而鹅的内脏有解除人五脏丹毒的特殊功能,故而被道士们所重视,被列为上品,王羲之出生自天师道世家,曾“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据《晋书·王羲之传》)。所以说鹅换字并不是为了书法,而是为了吃鹅解毒和滋补身体。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请各位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贺知章和李白都是有名的"酒仙″。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观贺知章草书作品《孝经》,(如图)让人联想到张旭诗《桃花溪》描述的优美景色和意境。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这首诗描写了桃花溪优美景色,让人浮想联翩。境界幽深、空灵、神秘,缥缥渺渺,如仙境一般。
贺知章所书《孝经》书法作品,含隶意,融章草,狂逸高古,自由奔放,如灵蛇飞动,轻盈自然。
贺知章,盛唐诗人,字季真,会稽(渐江绍兴)人,擅草书。《孝经》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下图为贺知章书的草书《孝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