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李炎
虽然唐武宗并不是个能干的人唐宣宗,但他敢于纳谏,听取能人的意见,就是他的聪明之处。故而他在位期间,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历史称之为“会昌中兴”。
唐武宗的治国的魄力比唐宣宗要胜一筹唐宣宗,也更加敢做敢为,也比唐宣宗更加信任大臣,唐武宗在位时期也算是君臣齐心。唐宣宗即位后为了自己的地位基本上算是尽反会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唐宣宗的个人能力要强于唐武宗,虽然他们两人的政策相左,但都做出了各自的成绩,唐武宗的改革范围比较广,而唐宣宗则主要是针对内政。 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武宗之世,重用宰相李德裕平定了河东地区泽潞镇节度使刘稹的叛乱,成为这一时期常常为人称颂的政绩。不过,从宪宗元和时期延续下来的朝廷官员的朋党之争,仍然十分激烈。穆唐宣宗、敬、文、武诸朝,逐步形成了所谓的“牛李党争”。牛党一派以牛僧孺为首,主要成员有李宗闵、杨嗣复、李珏等;李党一派以李德裕为首,主要成员有郑覃等。牛李两党在出身上,前者重进士,后者重门第。在朝廷议政之际,两党成员往往互相攻击,意气用事,是非蜂起。他们之间似乎也没有原则性的政见分歧,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唐朝政治的危机。文宗也曾经叹息:“去河北贼(指河北藩镇)易,去此朋党难。”不过,李德裕主张对藩镇武力讨伐,派兵戍守边境,支持武宗的治国理政,给当时的朝廷带来了一些新内容。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够在武宗面前替牛党的杨嗣复、李珏求情,说明了李德裕的个人政治魅力。所以,李德裕在宣宗时期被罢贬到崖州(今海南琼山)时,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的说法。这一场历时达40年之久的党派之争,最终以李德裕的贬死而告终结。然而,这一天的到来,已是宣宗大中年间了。
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唐宣宗李忱,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
唐宣宗可不是一个傻子皇帝,凡是把这位爷当傻子的人,自己却被人家当做傻子。唐宣宗李忱可是经历了老子唐宪宗李纯,兄长唐穆宗李恒,侄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和唐武宗李炎五任皇帝的人物,没有点大智若愚的本事可是不行的。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稳定边疆,取得巨大边功,国家进入相对安定繁荣,称为“大中之治”,其本人被誉为“小太宗”。
政治上①加强皇权,在短时间内消灭了为患唐朝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
②宗教宽容,纠正武宗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大举灭佛的弊端,争取信仰佛教的朝臣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
③重视人才,亲自考察任用宰相,对缺乏才能的皇亲国戚却不徇私情;
④整肃吏治,对高官的人数及赏赐予以严格控制,对地方刺史人选必须当面考察合格后才可以上任;
⑤严明法度,用法极严格,对于身边的人严禁他们干预朝政;
⑥善于纳谏,纳谏的程度仅次于唐太宗,不论是谏官论事,还是门下省的封驳,大多能够顺从;
⑦智术治国,对待群臣恩威并重,对待宫中杂役平易近人,对待宦官专权严格限制,经常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实地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
军事上①大破北狄,稳定北方;
②驱逐吐蕃,收复河西;
③平定安南,都护南疆;
④抚平党项,安定西陲。
经济上任命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整治漕运,每年运米渭仓从不到二十万斛增加到一百二十万斛。
文化上①令崔龟从、韦澳、李荀、张彦远撰《续唐历》二十二卷;
②命宰相崔铉、学士崔瑑、薛逢编撰《续会要》四十卷,续编德宗到宣宗年间的史事。
③命左卫率府仓曹张戣集中法令条文相类似的条目一千二百五十条,分类整理为一百二十一门《刑法统类》,开创了《刑统》这种刑事法律汇编的编纂体例。
外交上①以鸿胪卿李业为册黠戛斯可汗使,持节赴黠戛斯册封其王子为英武诚明可汗;
②设百戏及盛宴接待入唐朝贡日本国王子,赠宝器音乐;
③日本僧人圆珍等乘唐商良晖船入唐求法,历温台至福州;
④安西回纥庞勒可汗遣使入贡,以卫尉少卿王端章为册回纥可汗使,拟册封庞勒为怀建可汗,因黑车子拦截而未成;
⑤诏以虔晃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册为渤海国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