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乃是人们对女中豪杰的尊称李渊的女儿,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在《娘子关偶成》对其的评价“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安葬的女性,平阳公主(李秀宁乃虚构名字)自然当得起这个称号。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隋末天下大乱李渊起兵于太原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于关中组建娘子军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乃是李渊和嫡妻窦氏的女儿,史书中其实并未记载她的名字,李秀宁只是后世虚构的名字罢了。平阳公主成年之后,李渊将其嫁给了隋末武将柴绍为妻,婚后两人定居于长安。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的女儿,隋末天下大乱,李渊在起兵前夕,秘密派人到长安,打算接柴绍和平阳公主返回太原。而平阳公主担心两人同时失踪会引起怀疑,于是便让丈夫率先返回太原,而自己则留在长安伺机而动。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待丈夫离开,平阳公主很快便动身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对外自称李公子,并将当地的产业变卖之后一面赈济灾民、一面招兵买马,迅速拉起了一支几百人的军队。在得到李渊起兵的消息后,平阳公主又到处联络反隋义军,凭借过人的胆略和才能,仅用三个多月时间,便招纳了四五支义军,其中不乏实力远超自己者。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随着队伍的扩大,朝廷也开始注意到了平阳公主,于是多次派兵前来攻打,而平阳公主不仅打退了朝廷的兵马,还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由于平阳公主率领的军队军纪严明、令出必行,因而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而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平阳公主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死后被以军礼安葬大业十三年(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而此时平阳公主的军队不仅已经发展到了7万多人,而且已经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李渊得知消息后,万分高兴,立即派柴绍率领数百骑兵前去迎接。

之后,平阳公主从娘子军中挑选出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合兵攻陷长安。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册封其为“平阳公主”,因其有军功在身,因此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不同。此时李渊虽然拿下了长安,但周边形势依旧复杂,于是平阳公主的丈夫薛绍又随同李世民攻打周边的薛举、李轨、王世充等。

而平阳公主则被派往山西,率兵驻守李家在山西的大本营,而她带兵驻守的地方,后来便被称为了“娘子关”。正是有平阳公主率兵驻守大后方,李渊才能安心征战四方,最终建立大唐江山。

然而,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便不再见于史料,直到六年后的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史书上突然记载了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主要是因为她的葬礼太过与众不同,乃是以军礼下葬的,当时“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于是平阳公主便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关于平阳公主的功绩,有说法认为李唐江山的一半功劳属于李世民,而另一半便是属于平阳公主,这样一个女子,难道担不起“巾帼英雄”这个称号吗?

隋大业十三年二月,迫于形势压力,李渊与裴寂、长孙顺德、刘弘基、李世民等紧急商议后,决定起兵造反。他一边派人招兵买马,一边给远在长安的女儿和女婿悄悄送去消息。五月,李渊接连设计斩杀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等人。七月,李渊发出讨杨广檄文,兵发长安。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九月,李渊顺利渡过黄河,兵入关中,他惊喜地发现,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高高挂起了唐军的旗帜,数万大军兵甲鲜明,欢呼雀跃地迎接他的到来。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大军中,甚至还有一支由女性组成的队伍,领头的正是他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当然,此时她还不叫平阳公主,这个称号是在李渊平定关中以后,册封给她的封号。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原来,当李渊准备起兵的消息送达平阳公主手中时,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不无忧虑地说:“岳父举兵,我想前往助力,但咱俩一起离开动静太大,容易暴露。我要是自己走,又怕你又闪失,这该如何是好!”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平阳公主毫不在意,她说:“你赶紧走,我一个女人,想要藏身还不容易,你放心,我有的是办法!”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等柴绍走后,平阳公主才开始动身,不过她此行的目的地不是太原,而是鄠县,他们家在那儿有一座庄园。不过,平阳公主也不是过来逃难的,她将这座庄园,连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卖了。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是李渊的女儿,能称为巾帼英雄吗?

平阳公主掐着白花花的银子,大肆采购粮食衣物,当然还有兵甲。她以赈灾为名,乘势将方圆百里的灾民都吸引了过去。“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李渊刚从太原出发,她女儿已经在关中拉起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就是靠着这支人数不多的队伍,太平公主像钻进铁扇公主的孙悟空,把关中地区搅得天翻地覆。

李渊给女儿送信,无非是让她早点离开,免得落入隋廷手中。可没料到,李家儿子是龙,女儿也是虎!平阳公主在家奴马三宝的帮助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把几百人的队伍迅速扩充到七万人!

史书没有记载,平阳公主用了什么手段,也不知道马三宝的伶牙俐齿怎么那么大威力,反正主仆二人,平阳公主坐镇,马三宝跑腿,往来穿梭于关中的起义军中间,竟然先后说服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投靠了她,其中何潘仁一人就有几万人的武装!

几个“土匪头头”,不光投靠了平阳公主,还心甘情愿地听命于她。一个平时足不出户的女流,上演了一出蚂蚁吞大象的好戏。李渊以一座庄园,换取七万大军,他赚得噗嗤噗嗤的!

平阳公主还特地成立了一支由女人组成的队部,这支大军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走上大街那是相当的拉风,被老百姓誉为“娘子军”。

李渊兵入关中,平阳公主将这支队伍交给了弟弟李世民,并协助他转战关中。两个月后,唐军攻克长安。

关中平定后,平阳公主“隐身幕后”,她回兵北上,驻守苇泽关,承担起了太原防卫的职责。太原是大唐的龙兴之地,李渊此举,等于将大后方的安全,全部交到女儿手中。苇泽关也因为平阳公主的事迹,从此改名“娘子关”。

在娘子关,平阳公主还留下了“米汤谜黑闼”的故事。刘黑闼乘太原兵虚,发兵围攻,平阳公主以米汤冒充马尿,灌入壕沟。刘黑闼一看壕沟里出现大量“马尿”,大吃一惊,以为援兵到了,吓得赶紧撤兵。

武德六年,年轻的平阳公主突然病故,高祖李渊下旨,以军礼安葬爱女。这一不合礼制的做法,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李渊说:

“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意思是平阳公主本来就军人,且是以为前无古人的奇女子,军礼正合她的身份!并且下诏,给平阳公主上谥号“昭”。

这就是平阳昭公主的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她有非凡的勇气,敢孤身一人,在敌人的心脏里翻跟头。她有卓越的见识,知道眼下形势,只要有粮就能拉起队伍。她有超常的智慧,能让须眉为她折腰。她又不缺女性的美德,功成身退,善待百姓。军队送葬,表达正是民众对她的无限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