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白居易的名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的名诗:小学生所学过的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译文白居易的名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2、池上(唐) 白居易:白居易小娃撑小艇白居易的名诗,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3、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⑸,郡亭枕上看潮头⑹。何日更重游!

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5、暮江吟 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一、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出自唐·白居易《浪淘沙》。潮,此指江潮。恨你不如江潮涨落有定期,爱你使我对你的感情比海深。诗句描写女子对薄情男子的怨恨之情与自己对他的深情。这是以无情衬有情,益显女子的痴情。

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生死殊途,生离死别已经一年,虽然日夜思念,可是她的身影在自己的梦中也从未出现过。诗句描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对她的深切思念之情。

三、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句描写饮酒作别、冷月在江的情景,表现的是一种离别的悲伤之情。

四、想到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出自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以示现修辞手法,虚拟了一个冬至佳节家人深夜不睡,念着远行他乡的游子的情节,从家人想念自己的视角着笔,推己及人,表达了对家乡与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五、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为家。

出自唐·白居易《种桃杏》。只要有随遇而安的心态,也就没有乡愁了,表达的是一种达观的乡土观。

六、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出自唐·白居易《江楼闻砧》。“一夕”对“万里”,不仅是为了对仗,更是为了突显诗人一夕万里的思乡之情。

七、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指远处的花草。侵,蔓生。道,指驿道。芳草连天,蔓延而至古道之上;丽日翠木,延展而到远处荒城。诗句描写春日景色,而与“古道”、“荒城”相关联,意在以景抒情,为后面紧接着的两句蓄足情愫,从而强烈地表现出送别友人的凄苦心境。

八、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个离恨中。

出自唐·白居易《青门柳》。诗句描写离别之人望青树而伤怀的悲情。“伤心色”,是移就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人在特定情境下将自己的情感移注于物的结果。这里写离别之人见树色青青而伤心,正是他不忍离别的忧伤心境的外向投射。

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瑟瑟,风吹草木之声。此以枫叶、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的景象写秋夜送客的凄凉之情,是以哀景写哀情的笔法。虽不及哀伤一字,却让人由景而生悲。

十、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这是《长恨歌》所写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生死不渝的爱情誓言,表达了李杨之间的真挚之情。以“比翼鸟”、“连理枝”形容生死不渝的爱恋之情,表意形象生动,给人的印象也特别深。因此,后世凡是要表达夫妻深厚感情与融洽关系,都喜欢以“比翼鸟”、“连理枝”写之。男女相爱也喜欢引此二句表明心迹。

白居易的诗有:《长恨歌》、《琵琶行》、《忆江南·江南好》、《湖春行》、《暮江吟》、《观刈麦》、《浪淘沙》、《长相思》、《池上》、《秋思》、《对酒》等。《池上》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