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礼为何听闻康熙驾崩康熙十七子,四哥即位,为何会吓得脸变色,一口气骑马跑回府邸的这样的举动,我觉得原因应该有几个。

第一 康熙驾崩康熙十七子,一听见就有万种感情,害怕,伤心,恐惧,惊讶应该都有,因为康熙这次生病先期为了静养或许也有不想儿子们在他病塌之前争权夺利,也不想伤心,是不留儿子在跟前照顾的,只留近侍和隆科多在眼前照顾,而儿子们每次请安问候的折子,康熙时批复的,就是说一些,朕已经好多了,朕安之类的话安抚众儿子。允礼应该也是在这些情况或者信息上知道父皇的情况,康熙驾崩那天,他正好在大内值班,一听见父皇驾崩,第一反应应该无所适从,伤心。皇家的父子的情感和普通的人家是不一样的,但作为一个儿子肯定会伤心。

第二 惊惧恐惧,为何呢康熙十七子!父皇毕竟是自己父亲,他也没有夺位的念头,做一个太平贤王在父亲手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新皇帝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未知的恐惧总是伴随着皇位的变化,而且他目睹皇八子九子十子已经在摩拳擦掌的造势,准备要大闹大内的样子,对于他比较年幼的皇子,他没有多少力量去对抗这些纷争,他除了走路,现在站队应该是很危险的,他也只避一避以求自保。他政治资本除了自己是父亲的儿子,没有其他的政治资本,他走也是为了保全自己。我不觉得他疯狂失态,而是上策啊!据说,他马上连夜求见四哥,他应该是知道顺势而为的人。

第三 雍正即位应该在他眼里顺理成章,因为康熙驾崩之时,正是隆冬季节,因为康熙病重,冬至祭天大礼就是由当时的雍亲王代为祭祀的,而祭天这种大礼,一般都是帝王亲自做的,康熙也从来没有委托他人,而雍亲王去祭天,是不是冥冥之中也是上天和这位新皇的一次邂逅呢!就在祭天前后,老皇帝龙驭宾天了。

康熙十七子:有清史记载:康熙帝十七子胤礼听闻雍正继位后,为何有疯迷状态?

  

  老大名胤祀(si四声)

  老二胤礽 (reng二声)即废太子

  老三胤祉(zhi三声)

  老四胤禛(zhen一声)

  老五胤祺(qi二声)

  老八胤禩(si四声)

  老九胤禟(tang二声)

  老十胤(礻+我)(e二声)

  老十三胤祥

  老十四胤(礻+是)(ti二声)

  十六阿哥胤禄(lu四声)

  十七阿哥胤礼

  十八阿哥胤祠

  十九阿哥胤祢(ni 三声)

  二十阿哥胤祷(shou 四声)

  二十一阿哥胤禧(xi 三声)

  二十二阿哥胤祧(tiao 二声)

  二十三阿哥胤祯

  二十四阿哥胤禳(rang二声)。

  注:六阿哥胤祓和十一阿哥胤祗早殇,其实在二阿哥允礽之前康熙以有五子,只不过其中四子出生没几天就死了,就剩下了大阿哥胤祀。

  【康熙皇帝的24个儿子生平简历】

  1、皇长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

  2、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伯石文炳之女;侧福晋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侧福晋程佳氏,程世福之女;侧福晋唐佳氏;侧福晋李佳氏;侧福晋王佳氏;庶福晋范佳氏;庶福晋刘佳氏;庶福晋林佳氏;妾刘氏,妾钱氏,妾邱氏。

  3、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荣妃马佳氏。允祉博学多才,成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祉领镶红旗大营。21岁,被封为诚郡王;次年,降为贝勒;32岁,晋诚亲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护父亲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十年,去世。

  嫡福晋董鄂氏,都统、勇勤公鹏春之女;侧福晋田氏,笔贴式敦达理之女;妾王氏,桑格之女;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妾伊尔根觉罗氏

,噶尔汉之女;妾完颜氏,牧长二格之女;妾李氏,李先隆之女;妾奇德里氏,员外郎、参领萨哈廉之女;妾朱我,朱鼐程之女;妾吴氏,吴美之女;妾陈氏,陈富荣之女。

  4、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世宗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进熹贵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遗命,尊为皇太后,居慈宁宫。

  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遐龄女。事世宗潜邸,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笃,进皇贵妃。并谕妃病如不起,礼仪视皇贵妃例行。妃纯悫皇贵妃,耿氏。事世宗潜邸,为格格。雍正间,封裕嫔,进裕妃。高宗时,屡加尊为裕皇贵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谥曰纯悫皇贵妃。葬妃园寝,位诸妃上。

  世宗诸妃,又有:齐妃,李氏。事世宗潜邸,为侧室福晋。雍正间,封齐妃。

  谦妃,刘氏。事世宗潜邸,号贵人。雍正间,封谦嫔。高宗尊为皇考谦妃。懋嫔,宋氏。事世宗,号格格。雍正初,封懋嫔。

  5、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络罗氏

。康熙认为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祺奉命领正黄旗大营。19岁,被封为贝勒,30岁, 晋恒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

  嫡福晋他塔喇氏,员外郎张保之女;侧福晋刘佳氏,刘文焕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硕色之女;庶福晋马佳氏,马三合之女;庶福晋白佳氏,白玉之女;庶福晋钱佳氏,管领土完整钱加官之女;庶福晋张佳氏,张唤文之女。

  6、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7、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允佑领镶黄旗大营。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

  8、皇八子原封廉亲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允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允礽获释,允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络罗氏

,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妾张氏,张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9、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嫡妻栋鄂氏,七十之女;妾刘氏,刘大之女;妾兆氏,玛纳哈之女;妾郎氏,郎图之女;妾周氏,周大之女;妾完颜氏,王达之女;妾朱氏,朱大之女;妾佟氏,佟大之;妾陈氏,陈大之女。

  10、皇十子辅国公允礻我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允礻我与允禟、允 昷皆党附允禩,为世宗所恶。雍正元年,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诣京师,谒圣祖梓宫,俄病卒,上遣送灵龛还喀尔喀,命允礻我赍印册赐奠。允礻我讬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复私行禳祷,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为上所知,斥为不敬。兵部劾奏,命允禩议其罪。四月,夺爵,逮京师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11、皇十一子,早夭。

  12、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曾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康熙御极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即位,进封履郡王。乾隆即位,进封履亲王。

  13、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总理户部。为人“敬谨廉洁”,雍正照例赐钱粮、官物,均辞而不受;对雍正“克尽臣弟之道”,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为雍正所赏识。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侧福晋富察氏,佐领僧格之女;侧福晋乌苏氏,头等护卫金保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晋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庶福晋纳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

  14、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与雍正、允祚同母。但党附允禩,与雍正对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七年,任抚远大将军,征讨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师驻甘州,进次吐鲁番。雍正元年,晋为郡王。三年,被降为贝子。四年,革爵禁锢。乾隆即位时,命释放,封辅国公。乾隆十二年

,晋贝勒。十三年,晋恂郡王。二十年,卒,谥号勤。

  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典卫西泰之女;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二等护卫石保之女;妾吴氏,常有之女。

  15、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谥号恪。

  16、皇十六子允禄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因庄亲王死后无嗣,雍正命他袭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谥号恪。

  嫡福晋郭络罗氏,三品官品级能特之女;侧福晋李氏,杨达色之女;侧福晋朱氏,朱兆书之女;侧福晋纳喇氏,三等护卫六十八之女;侧福晋张氏,张存仁之女;侧福晋胡氏,胡宗显之女;侧福晋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晋富察氏,郭礼之女;庶福晋王氏,在尔汉之女;庶福晋廖氏,廖洪柱之女。

  17、皇十七子允礼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晋亲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返京,办理苗族事务。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18、皇十八子

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19、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20、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嫔高氏。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晋贝勒。十二年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乾隆即位后,复封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21、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嫔陈氏生。立志向上,颇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22、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

  23、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静嫔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两年后,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

  24、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

(1716年)生。母穆嫔陈氏。禀性忠厚平和。有学识。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岁,封缄亲王。乾隆38年死。